中国船舶工业SWOT分析及金融支持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船舶工业SWOT分析及金融支持策略研究
【摘要】: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船舶工业处于持续低迷和船舶融资中心向亚洲转移的大背景下,解析我国发展船舶工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阐述世界船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世界范围内对我国船舶工业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结合《绿色信贷指引》,提出我国金融机构支持船舶工业实现由大转强的具体策略。
【作者单位】: 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船舶工业 SWOT分析 金融支持
【分类号】:F426.474;F832.4
【正文快照】: 一、中国发展船舶工业的必然性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工业是典型的综合加工装配工业,是“综合工业之冠”,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与其中的97个产业有直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锦元;船舶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1年01期
2 陆亦恺;尹若元;李军华;;2011年造船业最新发展态势盘点与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1年05期
3 杨慧力;刘琼;王小洁;;我国船舶制造业定价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基于产业链整合的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4 赵磊;谢超;;造船业危局[J];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35期
5 刘学航;邓剑波;;船舶制造业国际转移影响因素研究——韩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0年03期
6 满颖;;高成本时代的中国造船[J];中国船检;2011年02期
7 刘全;;中国造船产业现状发展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8期
8 陈伟;徐剑华;;船舶融资:欧洲银行惜别巅峰[J];中国船检;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永宏;戈铮;陈定秋;;我国船舶工业产业波及效应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彭小敏;李姿含;钟函杉;;我国造船业现状、问题和振兴[J];华章;2009年09期
3 陈婷婷;祝东波;;基于scp范式的舟山船舶工业现状分析[J];湖南农机;2011年11期
4 程颖;雷磊;;辽宁省海洋船舶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和布局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9期
5 朱国锋;杨辉;吕玮庆;;造船工业对南京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度研究[J];江苏船舶;2009年05期
6 孙玲芳;王成文;;后危机时期钢铁对船舶报价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2012年18期
7 宋昌斌;;我国船舶工业对国民经济带动效用研究[J];江苏商论;2009年06期
8 曹宝根;宗蓓华;;我国自行建造LNG船舶SWOT分析[J];水运管理;2007年10期
9 钟山,刘源张,汪寿阳;交通货运业瓶颈问题的投入产出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年02期
10 李鑫;胡麦秀;;基于动态I-O模型的船舶工业产业双向关联分析[J];中国造船;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小峰;面向船舶制造协同物流网络的资源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王萍;渔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金朝光;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供应链一体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国臣;基于知识产权的我国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河清;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船舶产业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卢玮哲;实物期权在船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晓军;激光焊接低合金高强钢T型搭接接头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曹阳;造船生产计划信息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黄晶;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章荣武;“钻石模型”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06年
8 蒋樟生;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船舶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杨勇;船舶配套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宝巍;造船供应链库存的周期时间优化与绩效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宾;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2 游振华;李艳军;;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动力因素浅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3 丁敏;;中国造船市场分析[J];世界海运;2007年06期
4 杜丹清;;成本-价格传导机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制造业发展困境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5 王佳;刘养洁;;世界经济低迷中的中国造船业[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2期
6 谈佳隆;;中国将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33期
7 王静;王俊霞;;装备制造业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0期
8 孔令丞,郁义鸿;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一个基于价值链增值视角的研究[J];科技导报;2005年01期
9 杨正位;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的对策[J];求是;2005年03期
10 杨慧力;姜振寰;;加工贸易升级的内部影响因素——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日韩政策性银行对船舶工业的金融支持[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3年08期
2 龚海青;振兴中国船舶工业政策探讨[J];上海企业;1995年03期
3 范金田;湛江举行发展船舶工业研讨会[J];广东造船;1995年03期
4 郑兴富;船舶总公司“八五”科技成就概要及“九五”科技工作建议[J];造船技术;1996年06期
5 朱汝敬;中国船舶工业本世纪末发展目标探讨[J];科技导报;1997年01期
6 闽福舟;福建省船舶工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1998年09期
7 ;船舶工业大事记[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1998年09期
8 ;船舶工业自强振兴之路[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1998年01期
9 ;船舶工业大事记(1997年11月)[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1998年01期
10 杨天正;船舶工业如何追赶世界领先技术[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茂;;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陈书海;;以信息化促进船舶工业发展[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震;;抓住机遇 将浙江打造成国内重要船舶修造基地[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吴晓春;;利用江海资源优势 打造船舶工业名城[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林奋;;统筹规划,调整结构,改革创新,实现福建船舶工业跨越发展[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夏阿国;方新康;陈达西;;关于浙江省船舶工业加速发展的研究(2003-2010年)[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天津船舶工业[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周善元;;抓住船舶工业良好发展机遇 努力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朱贻声;梁永祥;蔡光耀;;2020年天津市船舶工业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欣荣 贾远琨;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强调金融支持[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鑫瀛;加强金融支持 抢占两个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段心鑫;长短结合 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宣示雄心[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新华;船舶业振兴规划或重点支持“国轮国造”[N];现代物流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文珊;钢铁业将受益于船舶工业振兴规划[N];现代物流报;2009年
6 国金证券 张仲杰 董亚光;通过“调整”实现“振兴”[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炜;船舶业振兴规划求解“三大难”[N];市场报;2009年
8 王炜;“春雨贵如油”求解行业三大难[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孙雅勤;船舶业振兴规划细则尚待出台 众船企希望得到IPO和再融资支持[N];证券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于祥明;造船产业振兴规划或第二批“上会”[N];上海证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立瑶;中国船舶工业产业组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柯王俊;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竞争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赵毓婷;我国造船订单波动及其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岳卫宏;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岚;外派船员的再培训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2 王英;SHG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凌;湖南省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李志丹;辽宁省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赵莹;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刘小凡;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能力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恒松;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章荣武;“钻石模型”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阮勇俊;南浦船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9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4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