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金融加速器与货币政策选择
本文关键词:通货膨胀、金融加速器与货币政策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 金融加速器 货币政策 DSGE模型
【摘要】: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对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及选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发现: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货币政策效果会通过成本渠道传导,引起资产价格波动,从而推高物价;短期内中国出现滞胀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中长期仍面临增速放缓和通胀压力。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信银行;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金融加速器 货币政策 DSGE模型
【分类号】:F822.5;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关于通货膨胀的治理,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李成,马文涛和王彬构建了包含消费惯性和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通过研究6种外生冲击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下通胀预期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分析表明,短期内,数量型工具能更有效遏制通胀,长期看,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成;马文涛;王彬;;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J];经济学(季刊);2011年01期
2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袁申国;陈平;刘兰凤;;汇率制度、金融加速器和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何启志;范从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5 刘斌;;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J];金融研究;2008年10期
6 蒋海;储著贞;;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成本渠道与通货膨胀——来自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7 陈昆亭;龚六堂;;粘滞价格模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数值模拟——对基本RBC模型的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8 简志宏;朱柏松;李霜;;动态通胀目标、货币供应机制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2 李树培;白战伟;;改革开放三十年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动态演变——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考察[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3 刘瑞明;;中国经济的体制困境与波动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及其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4 刘宗明;;财政分权、房价上涨与消费抑制[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5 周浩;;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比较[J];财经科学;2012年07期
6 李树培;白战伟;;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效率与效力比较——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5期
7 齐鹰飞;王宪勇;;技术冲击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8 艾洪德;郭凯;;流动性过剩、利率期限结构与最优利率规则[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9 张攀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经验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10 黄赜琳;;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燕武;;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政府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唐汉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和形成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丁从明;财政分权、经济波动及其效率损失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卢锋;中国汽车市场点爆式增长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q,
本文编号:978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97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