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与零售商检验的联动机制
本文关键词: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与零售商检验的联动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食品企业 零售商 品牌声誉 赔偿额度
【摘要】:为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维护食品企业品牌声誉,建立优化模型分别分析零售商主导与零供一体化模式中的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与零售商质量安全检验精确度的联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表明:供应商对质量安全问题的赔偿额度过低或者过高会导致零售商质量安全检验不作为或者检验过度以及政府监管不利或者监管过度的后果;只有零售商的品牌声誉价值相对较高时,其在零供一体化模式中的质量安全检验精确度才更高。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食品企业 零售商 品牌声誉 赔偿额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GL04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6300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0925) 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dlskzd2014026)
【分类号】:F724.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4年相继曝光的上海福喜、台湾地沟油事件都是由上游供应商的质量安全问题而致下游知名品牌零售商的食品安全危机。例如,麦当劳在华销售额直线下滑、台湾味全食品全面下架等,甚至波及整个同类食品行业。具有品牌声誉的食品零售商本应履行对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安全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津津;曾庆孝;朱志伟;;风险评估在水产品出口中的应用[J];水产科学;2007年02期
2 赵来军;唐小平;肖志杰;;我国食用农产品无缝隙化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3 胡汝源;;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控制策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3期
4 易丽;;浅谈我国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干预监管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0年34期
5 李艳波;刘松先;;食品安全供应链中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分析[J];工业工程;2007年01期
6 黄丽;杨君;刘后伟;;关于完善广东省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7 冯铁娟;汪琪;张雯;;由三鹿奶粉事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问题[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年06期
8 郑祖婷;荆玲玲;;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深层探讨——组织机构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9年05期
9 周小梅;;开放经济下的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理论与管制政策体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9期
10 叶吉伟;;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督机制——以媒体监督为视角[J];消费导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晓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松先;;信息不对称下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艳波;刘松先;;信息不对称下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的博弈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静;郝雪;胡林子;;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未来[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静;郝雪;胡林子;;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未来[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6 周脉伏;;食品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的博弈分析——基于多种均衡的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安涛;泰安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超;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曹慧慧;国内主要沿海城市零售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风险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万静;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常燕亭;食品安全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成娟;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倩;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中的信息公开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文娟;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张婷婷;问题奶粉事件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警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金峰,魏益民,潘家荣;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与应用[J];农产品加工;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昌南;;西方品牌声誉形成机理比较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8年08期
2 付建坤;侯伦;方佳明;;考虑品牌声誉影响下的在线评论有用性研究[J];软科学;2014年03期
3 冯冈平;张辰;黄晴;;企业品牌声誉危机理论综述[J];市场营销导刊;2009年04期
4 金焕民;;增长的秘密[J];中国商贸;2006年05期
5 徐爱军;陈海波;;保障品牌声誉 建立完善服务体系——访广州陆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够江[J];新闻天地;2008年09期
6 宋天和;杨威;;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2008年03期
7 ;企业如何有效应用微博展开营销[J];汽车观察;2011年07期
8 景奉杰;崔聪;涂铭;;产品伤害危机群发属性负面溢出效应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12年02期
9 杞人;;乐古浪集团 新业务的挖掘之道[J];商学院;2005年08期
10 余明阳;刘春章;;基于索洛模型的品牌声誉形成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晓东;刘晶;;服务承诺和品牌声誉对消费者购前评价的影响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王杏芬;;审计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声誉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炜;品牌声誉决定一切[N];经济日报;2004年
2 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培训中心项目主任 许旭;品牌声誉经营的“三大军规”[N];东莞日报;2012年
3 文言;大品牌声誉还要自戕到几时[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记者 王小萱;激发全社会参与的活力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N];中国食品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朱绍云;透视“招生中介”[N];云南日报;2009年
6 记者 镐丰 肖辉;捍卫品牌声誉[N];消费日报;2005年
7 蓝谷酒店管理公司 胡建伟;跨国饭店扩张理论与案例(一)[N];中国旅游报;2009年
8 高福生;频爆质量丑闻自毁品牌声誉[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PaulBeelen;广告2.0时代的沟通转型[N];中国经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曾峰 孙立新;东海海潮逐浪高[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雪召;商业银行品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盛婷;品牌敏感在品牌声誉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关系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代立武;高科技品牌声誉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韩冰;品牌声誉对消费者感知面子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戴洪萍;企业消费者责任、品牌声誉与企业的品牌资产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晓惠;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声誉、品牌资产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刘帅;品牌犯错情境下品牌声誉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8 亓亮;基于事务所合并视角的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声誉溢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何庆丰;品牌声誉、品牌信任与品牌忠诚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海亮;品牌关系规范与品牌声誉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55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