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由网友风中微尘doc收藏至我搜你图书库。
===========突袭网收集的解决方案如下===========
摘 要:在对河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和培育的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今后发展应采取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城市—景区双依托型、特色产业依托型4种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不同,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亦不相同,不同的产业集聚区有各自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河南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9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840006);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科学项目(112102310405)
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1]。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指依托相应资源,以相关企业、旅游设施集聚为基础,以旅游要素集聚为核心,以旅游产业集聚为主体形成的政府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型区域[2]。和客观存在的旅游产业集群相比,旅游产业集聚区更加强调规划和政府的作用,是政府调控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在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方面,国外的理论研究主要关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作用、形成条件和培育方法、集聚机制、企业网络、竞争与合作关系、集群优势竞争和创新等[3-7]。国内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研究主要涉及旅游产业集群概念、旅游集聚效应、产业集群现象和趋势以及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等[8-10]。在旅游产业集聚区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涉及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模式[11]、中国旅游产业区模式[12]、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2]等领域。已有研究成果只是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模式和宏观发展战略,对于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理论和案例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将对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应采取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为新时期河南省旅游要素的空间配置、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现状与特点
1.1 旅游产业集聚区概况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重点发展和培育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整合集聚旅游产业,培育旅游企业群体,形成旅游产业新优势,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该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分别为:郑州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郑州嵩山旅游产业集聚区、焦作云台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平顶山尧山——大佛旅游产业集聚区、洛阳龙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信阳鸡公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商丘永城芒砀山旅游产业集聚区、许昌鄢陵旅游产业集聚区、驻马店嵖岈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南阳卧龙岗旅游产业集聚区[13]。该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分布于全省各地(图1),面积大小不等,大多依托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功能定位明确,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将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图1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Fig.1 Space distribution map of tourist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gion in Henan Province
1.2 旅游产业集聚区特点
1.2.1 地域空间呈现集聚性。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中,除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是以城市本身作为主要吸引物外,其余9个产业集聚区都是以某一大型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景点)为核心,在其外部聚集着数量众多、层次不一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队等旅游中介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群,在地域空间上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特征。郑州新区旅游集聚区,围绕中央商务区(CBD),在其外围将形成环城游憩带,同样呈现出地理空间的产业集聚特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将使较小地域范围内的旅游产业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客源输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大大增强,促进旅游业的规模发展。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面积差异较大,形态多样,但均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郑州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1840km2,最小的为南阳卧龙岗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10km2。整体上,规划面积在100km2以下的3个,分别是商城永城芒砀山、许昌鄢陵、南阳卧龙岗旅游产业集聚区;100—200km2的3个,分别为焦作云台山、驻马店嵖岈山、郑州嵩山旅游产业集聚区;200—300 km2的2个,分别为信阳鸡公山、平顶山尧山——大佛旅游集聚区;400—500km2的1个,为洛阳龙门文化旅游集聚区;1000—2000km2的1个,即郑州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平均规划面积为350.3km2。
1.2.2 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明显。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品牌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龙头,依托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是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内,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可使各种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放大和提升区域及城市的旅游品牌,使其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示范区。河南省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中,大多都是旅游品牌较为响亮的旅游区域,如云台山旅游区、嵩山旅游区、龙门旅游区都是名扬世界的知名品牌,尧山——大佛旅游区、嵖岈山旅游区、鸡公山旅游区等也都是国内闻名的旅游目的地,鄢陵花卉、南阳卧龙岗、芒砀山均是在河南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型旅游目的地,除郑州新区外,以上均为4A景区或5A景区。这些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将对以后整个旅游集聚区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1.2.3 政府主导作用突出。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在政府主导机制下培育和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是依托著名旅游资源产业链不断扩展的结果,而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政策采用类似工业集聚区发展的手段来推动旅游业地域集聚发展的结果,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这种政府的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了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层的构建。其次,政府为旅游产业制定各项发展区域旅游集群的产业政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此外,政府扶持参与集群的旅游企业和相关行业企业建立起集群内部管理体制。政府还通过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规划编制、人才培训等途径,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形成和发展。
但是,总的来看,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目前仅处于发展初期,集聚区内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产业关联性差,核心竞争力较小,旅游产业链条上还存在瓶颈和薄弱环节,各行业间未形成有机联系,地区间尚未建立良性产业互动关系。同时,集聚区内还存在条块分割、管理缺乏一致性、多方利益难以平衡等问题。此外,目前集聚区内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高级专门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其他高级旅游人才仍较为缺乏。
2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选择主要受到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动力的制约,在不同的驱动力作用下,集聚区应选择与此相对应的发展模式。根据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本文认为,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应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城市—景区双依托型、特色产业依托型。
2.1 城市依托型
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集聚区主要是指依托中心城市而发展的集聚区。中心城市往往具有众多的人口,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同时中心城市也往往具有较好的旅游交通设施、旅游饭店设施和较多的旅行社,不少城市还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基础较好。在大城市建成区内部、或边缘周围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区位上看,旅游供给区和旅游消费区在空间上吻合,既可以满足大城市本身的众多人口的旅游消费需求,以及通过发达交通输送过来的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也能促进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的主题景区的发展,带动各种旅游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由此可以看出,潜在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是该类型集聚区发展的主要优势,发展主题景区和对现有旅游资源的挖掘是其主要的发展机制。
这一发展模式中,不仅城市对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有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空间容量的增大和城市生态建设的促进。城市不仅是区域的经济中心,同时还是区域的社会活动中心和文化中心,众多旅游企业在城市内部或周边地区的集中所形成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不仅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城市容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旅游消费的场所,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旅游往往具有文化的功能,因此,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要突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要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往往推动了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的塑造。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较高,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依托城市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也客观上促进了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湿地面积的增加,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的改善等。所以,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集聚区的互动发展是该类型集聚区发展的重要特征。
国内一些依托城市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案例,例如深圳华侨城城市游憩商务区。作为深圳的一个旅游产业集聚区,华侨城是1985年由一个华侨农场经过转制改造、从城市边缘区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城市游憩商务中心区,总面积为4.82km2。华侨城建成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4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主题公园,成为该区发展的主导力量[14]。在主题公园的带动下,兴建了国际连锁的大型购物超市、高档写字楼、高星级旅游饭店、美食步行街、艺术中心和体育运动中心,形成了完善的休闲商务体系,2011年吸引国内外游客2430多万人次[15],成为深圳最繁荣的城市游憩商务中心区。华侨城在进行主题公园开发时,将城市开发建设理念融入到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中,将景区与周边社区共同规划与开发,把旅游要素巧妙地配置到景区与社区中,开创了一种主题公园“旅游城”的开发新模式[16]。华侨城在规划和建设中,十分重视环境建设,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绿化等自然生态,并把城区内的燕晗山、杜鹃山、麒麟山和荔枝林作为永久绿地,把原有的山塘小溪整理成为系列水景环境。这些绿色要素构成的区域最终构成支撑华侨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系统[17]。总之,依托大城市的优势,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有利于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游憩商务中心区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郑州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应该采取这一发展模式。郑州新区紧接郑州中心城区、东临开封、北依黄河、南至郑州国际机场,旅游发展重点为都市旅游、城郊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为河南省最大的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该模式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策略,首先是要确立城市与旅游产业集聚区协调发展的思想,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中要充分强调生态意识、文化意识。其次要充分发挥郑州新区建设大型综合型新城区的独特优势,增添文化符号,丰富文化创意,培育集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体、会展商务、美食娱乐等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旅游集聚区,打造全省创意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交通运输、商业、餐饮、地产等龙头产业,引导城市生态等新型旅游要素集聚发展。目前,该集聚区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较低,旅游形象不够鲜明且知名度不高,全景旅游空间的整体营造也仅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要重点加强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环球美食城、雁鸣湖景区、绿博园、会展中心、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等六大活力板块旅游设施的建设,建立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产业分工体系,营造全景空间,为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要注意通过多种手段塑造旅游形象和提高知名度,提高旅游吸引力。
2.2 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是指依托景区而发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旅游产业集聚的始发诱因,更是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重要拉力。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风景资源,也包括人文景观资源,它们都可以成为旅游产业集聚的关键力量。因为旅游资源富集必定会吸引大批客源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各种形式的旅游和消费,并由此吸引大批旅游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旅行社、旅游商品商店、娱乐公司等相关企业的集聚和开发,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因此,依托核心景区是该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具有增长极的集聚特点。旅游产业的增长极集聚模式主要是指品牌景点或景区带动型的集聚过程。旅游产业增长极是指在旅游产业集聚初期,先以某个旅游地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促进旅游生产力要素(餐饮、娱乐、购物等)在该地的集中和发展,继而使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超过其他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区域旅游中心形成以后,通过增长极的集聚和极化作用,促进品牌景区和区域旅游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强烈的规模经济,游客的大量进入会诱发旅游中心附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及旅游企业的发展,这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围和边缘区的发展,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会向周围扩散,继而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所以,旅游要素的极化和扩散是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的主要机制。
景区依托型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重要旅游产业集聚形式,国内外不乏其例,例如大九寨旅游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主要依托九寨沟景区,通过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带动,促进了包括黄龙、牟尼沟、神仙池、卡龙沟、松坪沟、叠溪海子、白马村寨等景区的发展,构成了四川最重要的、几乎占据四川半壁河山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著名的旅游品牌,九寨沟形成了巨大的旅游客流。旅游客流带来的不仅是人流,随之而来的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从而带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企业集聚、景区新项目扩张、景区服务提升等,再加上地方政府规划的推动,促使大九寨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初步形成。不仅如此,九寨沟旅游业的发展为九寨沟县和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郑州嵩山、焦作云台山、平顶山尧山——大佛、商丘永城芒砀山、驻马店嵖岈山、信阳鸡公山等旅游旅游产业集聚区应采取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该6个旅游集聚区均依托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核心龙头景区,但目前龙头景区的带动作用较小,带动机制尚未形成,集聚区硬件设施建设尚未到位。今后应该继续强化龙头景区的带动作用,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文化资源开发,增加旅游企业数量,扩大产区集聚区占地规模,增强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其中,郑州嵩山旅游集聚区应着力打造国内一级人文遗产与山岳景观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区和禅修体验相结合的精品旅游产品,充分依托西部文化创意旅游城,巩固和强化少林功夫体验类旅游产品,依托城市东部游客集散中心工程的启动,完善综合服务接待功能,配套道教养生旅游城建设,力推养生类旅游产品,形成以少林寺为增长极从而向周边辐射的旅游产业集聚区。焦作云台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应以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为中心,重点突出现代旅游服务产业集聚区的特点,重点建设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中心、七贤文化旅游镇和神农山山前经济拓展区等项目。平顶山尧山——大佛旅游集聚区以山地温泉休闲、宗教文化为主线,今后应围绕温泉开发中高端山地运动、山地休闲、山地度假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与佛教文化内涵相关的养生产品体系,打造高端山地温泉度假区,从而形成区域增长极,带动周边景区的发展。商丘永城芒砀山旅游集聚区应以芒砀山汉文化、陈官庄红色游、生态湖休闲游为三大支点,发展形成“汉兴之地”的旅游形象品牌,成为区域内的旅游增长极,带动豫东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驻马店嵖岈山旅游集聚区以山地资源和温泉资源为主,应加强温泉小镇、中国遂平农村暨青少年题材影视基地、凤鸣谷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农业高科技生态观光园等项目的建设,形成驻马店市旅游业的龙头,从而促进豫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信阳鸡公山旅游集聚区应重点依托鸡公山“清分楚豫、气压嵩衡”享誉世界的美誉,立足“百年避暑胜地、千年历史遗存、万国文化博览”的品牌,,加快中国国际山地休闲度假中心和灵山休闲养生基地建设,积极配套建设围绕旅游服务的餐饮住宿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打造集山地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酒店、度假等为一体的中国国际山地休闲度假实验区。
2.3 城市—景区双依托型
城市—景区双依托型旅游产业集聚区模式通常是指城市和景区之间相互依赖、互补合作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兼具城市依托和景区依托两种类型,一般适用于城市内或城市郊区有著名景区的区域。城市和旅游产业集聚区之间各自发展目标不同,功能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各自有着各自的开发模式和市场定位,但均以服务大众为基本功能。城市为人口的集中地,同时也是人口的流动节点,城市内部的宾馆、商业中心、会展中心、餐饮服务等设施既可以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旅游客流提供服务。城市内部或郊区的著名旅游景区吸引而来的旅游客流既可以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城市本身的各种服务设施。因此,既依托城市又依托景区的双依托型发展模式是一种投资较小又容易发展壮大的理想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依据在客源市场方面均占据着各自独特空间的城市和景区,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为支撑而建立产业错位发展、行业互补与市场合作的目标模式。这种模式中,加强城市与景区差异化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联动机制,共同谋求区域竞争优势的建立,建立旅游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尤为重要。这种模式可利用城市的完备设施和多种功能,在发展传统观光型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晤、文化体验等新型旅游产品,把城市需求和景区资源禀赋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产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客源市场、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是该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杭州西湖风景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景区双依托型发展模式。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总面积60.04km2,以其秀丽自然景观和优秀灿烂的人文古迹而著名。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自隋唐以来,西湖一直处于杭州城市的中心位置,与杭州这座城市水乳交融。10年前,杭州在“西湖申遗”过程中,力求在城市遗产保护、城市发展和旅游发展上求得最大的和谐。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湖保持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格局,恢复了“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图[8]。2010年杭州开始实施的西湖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建设,其实质就是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国际旅游综合体是在一个特定的旅游地域空间里,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为发展基础,以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为主体,集观光、休闲、会展、美食、演艺、运动为一体,拥有多种旅游功能和旅游设施,能够满足游客多种旅游需求,并且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旅游综合发展区域。国际旅游综合体内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高度集聚,涉及了旅游、文化、商业、酒店、房地产等多个产业[19]。可见,很难说是西湖风景名胜区依托了杭州市而发展了旅游业,还是杭州市借西湖之名而更加闻名于世,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和景区的联动发展是该模式的主要特征。
洛阳龙门石窟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应采取城市——景区双依托型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是将城市发展与景区发展相融合,但目前城市发展与景区发展相脱钩的现象仍较突出,今后城市发展中应以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前提,加强城市功能区的生态建设和历史文化建设,景区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种服务设施,拓展产业链条。其中,洛阳龙门石窟旅游产业集聚区应立足于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突出龙门石窟文化内涵,挖掘温泉度假旅游、佛教文化和盛唐文化体验、湿地公园和伊河生态长廊观光等旅游功能,同时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温泉休闲度假区的建设,如洛阳龙门米兰旅游集散中心、洛阳龙门一号温泉度假中心、龙门西山温泉综合开发项目、仿唐风情小镇、仿唐乐舞演艺节目、龙门湿地等。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应以卧龙岗为文化地标、诸葛亮为代表的智慧文化为灵魂,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产业要素的集聚,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恢复卧龙岗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加快资源转化,拓展产业链条,使之发展成为豫西南旅游产业增长极。
2.4 特色产业依托型
特色产业依托型旅游产业集聚区主要是指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以区域内的特色产业为依托,将这些特色产业作为集聚区内的主要优势来发展旅游业。其前提是这种特色产业具有旅游性质,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一般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依靠市场机制和政策性导向,通过进行多元化投入、强化政府公关服务、营造产业化发展良好环境,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各个主体的实力与活力,进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最终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特色产业的深度发展问题,将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对特色产业的旅游化开发是这种模式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这一方面,广东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将精致高效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有机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雁鸣湖景区在发展之初,为打造一流的旅游景区,广东华银集团加大投入,先后种下了400hm2名贵树种、200hm2生态农场,开辟了梅园、紫薇园、竹林等景观,配备了酒店、宾馆、度假别墅、会议中心等一流的度假设施。2008年,针对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特色和主题不明显以及吸引的游客不多的现象,华银集团高层决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出打造世界客都“休闲乐园、养生宝地”旅游品牌的发展目标。为此,先后开发了金柚园、杨梅园、百香果园、开心农场等,并根据季节的变换适时推出金柚、迟菜心等特色产品。目前雁鸣湖金柚种植面积达200hm2,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有机金柚园,通过举办各种以金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游客加入到摘柚、玩柚、品柚、评柚的活动中,充分调动游客的参与性,已成为梅州旅游一大品牌项目。目前,该景区已获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农业部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自驾游目的地等荣誉[20]。特别是近年来,该景区对梅州休闲旅游市场进行深度挖掘,紧扣“养生、休闲、参与”的主题,根据一年四季的时令特点,推出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旅游项目,将精致高效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旅游新路子。
许昌鄢陵旅游集聚区应采取特色产业依托型发展模式。鄢陵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3.49万hm2,品种2400多个,从业人员18万人,年产值22亿元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21]。花卉苗木具有观赏性,和旅游业具有天然的联系,依托花木产业资源优势,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可有效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但目前二者的融合程度还较低。今后该集聚区建设应以花木生态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为主题,加快花卉养殖种植区、观赏游览区、养生休闲度假区、温泉休闲度假区和汽车营露地等的建设。同时,应积极开展生态游、休闲游、乡村游,完善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居结合的大型旅游休闲聚集空间,使之发展成为以花木经济和温泉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3 结论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探索。本文对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10个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政府调控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目前,河南省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即从观光、游览等快游型旅游方式向休闲、体验、度假等慢游型旅游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对促进全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河南省十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应依据各自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发展现状、资源特征采取四种发展模式。其中,郑州新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应采取城市依托型发展模式,郑州嵩山、焦作云台山、平顶山尧山——大佛、商丘永城芒砀山、驻马店嵖岈山、信阳鸡公山等旅游旅游产业集聚区应采取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洛阳龙门石窟和南阳卧龙岗旅游产业集聚区应该采取城市—景区双依托型发展模式,许昌鄢陵旅游集聚区应采取特色产业依托型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不同,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存在问题和发展路径亦不相同。
作者简介:谢燕娜(1981—),女,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E-mail:xieyanna816@163.com。
通讯作者:朱连奇(1963—),男,河南郸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旅游资源开发。E-mail:lqzhu@henu.edu.cn。
参考文献:
[1]孙玉梅,秦俊丽.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J].地理研究,2011,30(5):845-853.
[2]杨迅周,谢燕娜.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2(6):28-32.
[3]Jackson J, Murphy P. Clusters in regional tourism: An Australian cas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4): 1018-1035.
[4]Flowers J, Easterling K. Growing South Carolina's tourism cluster[J]. Business & Economic Review,2006(6): 15-20.
[5]Jackson J, Murphy P. Tourism destination as clusters: Analy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New World[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4(1):36-52.
[6]Novelli M, Schmitz B, Spence T. Networks,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 A UK experience[J].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6):1141-1152.
[7]Peters E, Hood N. Implement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Some lessons from the Scottish experience[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00, 30(2): 68-94.
[8]张河清,王蕾蕾,田晓辉.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比较研究——基于广东省21个城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12):2116-2121.
[9]张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以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36-41.
[10]李冰.山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以梅州雁洋镇为例[J].热带地理,2010,30(6):668-673.
[11]聂献忠区域旅游业空间集聚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4.
[12]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8):26-29.
[13]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EB/OL].02/20/content_24740908.htm,2012-02-20.
[14]董观志,李立志.城市RBD的成长机制与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J].规划师,2006(3):71-74.
[15]华侨城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2011年共接待游客2430万人次[EB/OL]. ,2012-03-23.
[16]郝美田.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1):1948-1951.
[17]王若愚,何文捷.深圳华侨城生态社区建设实践[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2):64-70.
[18]李虹.西湖世界遗产与杭州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旅游学刊,2012,27(5):10-14.
[19]卞显红.创新网络、集群品牌视角的旅游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3):22-26.
[20]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精致高效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巧妙结合结硕果[EB/OL]. ?7683.html,2012-03-05.
[21]鄢陵政府信息网.农业经济[EB/OL].,2013-04-04.
作者: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 谢燕娜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朱连奇 河南省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 杨迅周 贾晶
来源: 《经济地理》
【全球政务网】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2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0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