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广东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2:14

  本文关键词:广东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 万绿湖


【摘要】:随着《北京宣言》的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进一步确立了以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旅游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因为旅游业在吸引投资、促进就业和提升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在维护生态系统、保护文化遗产和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社区自强、自主和包容性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低碳旅游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从广东万绿湖风景区入手,探讨低碳旅游发展的路径,对万绿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理论意义是:通过对广东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学习低碳旅游、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知识,用来指导万绿湖低碳旅游工作实践。其实践意义是:一是有利于保护万绿湖自然的生态环境;二是有利于促进万绿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塑造万绿湖低碳旅游景区的品牌;四是有利于促进旅游者形成低碳理念和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从理论上对低碳旅游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进行概述。二是分析低碳、低碳旅游等相关概念、内涵、特征及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三是从万绿湖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低碳发展的优势与困境。最后提出符合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政府部门层面要从制定发展低碳旅游的制度和政策,加强低碳旅游宣传教育,完善城市低碳旅游功能和加强低碳能源、材料的开发与运用等方面营造低碳氛围;社区居民层面要从交通出行,能源利用,生活习惯和环境营造方面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旅游企业层面要从科学规划,完善设施,低碳管理,配套项目和加强引导等方面营造低碳环境;游客层面要从低碳餐饮、低碳住宿、低碳交通、低碳游览、低碳购物和低碳娱乐等方面践行低碳旅游方式。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和问卷、现场调查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万绿湖发展低碳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发展万绿湖低碳旅游是一项综合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及旅游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努力,从全局出发,综合把握各方利益,合理规划和实施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的策略及措施,实现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 万绿湖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2 研究的目的11
  • 1.1.3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2.3 文献述评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7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4 创新之处17-18
  • 1.5 技术路线18-19
  • 第2章 低碳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9-25
  • 2.1 低碳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特征19-21
  • 2.1.1 低碳的概念及内涵19
  • 2.1.2 低碳旅游的概念和特征19-21
  • 2.2 低碳旅游的主体与客体21
  • 2.3 低碳旅游方式21-22
  • 2.4 理论基础22-25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22
  • 2.4.2 低碳经济理论22-23
  • 2.4.3 低碳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23-25
  • 第3章 万绿湖旅游发展现状25-33
  • 3.1 万绿湖的基本情况25-26
  • 3.2 万绿湖旅游发展历程26-29
  • 3.2.1 起步阶段(1984-1994 年)27
  • 3.2.2 发展阶段(1995-1998 年)27-28
  • 3.2.3 调整阶段(1999-2002 年)28
  • 3.2.4 转型阶段(2003-2009 年)28
  • 3.2.5 升级阶段(2010-2015 年)28-29
  • 3.3 万绿湖旅游景区(点)类型29-31
  • 3.3.1 生态观光型29
  • 3.3.2 人文风情型29-30
  • 3.3.3 休闲度假型30-31
  • 3.3.4 工业旅游型31
  • 3.4 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现状31-33
  • 第4章 万绿湖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与困境33-45
  • 4.1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33
  • 4.2 万绿湖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3-35
  • 4.2.1 发展万绿湖低碳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势所趋33-35
  • 4.2.2 外部交通环境不断完善35
  • 4.2.3 客源市场相对稳定35
  • 4.3 万绿湖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35-41
  • 4.3.1 区位优势35-36
  • 4.3.2 资源优势36
  • 4.3.3 设施优势36-41
  • 4.4 万绿湖发展低碳旅游的困境41-45
  • 4.4.1 低碳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41
  • 4.4.2 管理体制和经营主体有待理顺41-42
  • 4.4.3 市政低碳公共设施有待完善42
  • 4.4.4 公众低碳意识有待强化42-43
  • 4.4.5 发展低碳旅游技术成本大43
  • 4.4.6 旅游业能源消耗突出43
  • 4.4.7 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有待加强43-45
  • 第5章 万绿湖低碳旅游发展的路径45-58
  • 5.1 政府部门对策45-50
  • 5.1.1 制定发展低碳旅游的制度和政策45-47
  • 5.1.2 理顺旅游管理经营体制47
  • 5.1.3 完善城市低碳旅游功能47-48
  • 5.1.4 加强低碳旅游宣传教育48-50
  • 5.1.5 加强低碳能源、材料的开发与运用50
  • 5.2 社区居民对策50-51
  • 5.3 旅游企业对策51-55
  • 5.3.1 旅游景区对策51-53
  • 5.3.2 旅游酒店对策53-54
  • 5.3.3 旅行社对策54-55
  • 5.4 游客对策55-58
  • 5.4.1 低碳餐饮方式55-56
  • 5.4.2 低碳住宿方式56
  • 5.4.3 低碳交通方式56
  • 5.4.4 低碳游览方式56
  • 5.4.5 低碳购物方式56-57
  • 5.4.6 低碳娱乐方式57-58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65
  • 作者简介65-66
  • 附录A:万绿湖低碳旅游调查问卷(政府部门)66-69
  • 附录B:万绿湖低碳旅游调查问卷(社区居民)69-72
  • 附录C:万绿湖低碳旅游调查问卷(旅游景区)72-75
  • 附录D:万绿湖低碳旅游调查问卷(旅行社)75-78
  • 附录E:万绿湖低碳旅游调查问卷(酒店)78-81
  • 附录F:万绿湖低碳旅游调查问卷(游客)81-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生;贺豪;张瑶鑫;;体验式旅游及其进展:基于旅游产品视角[J];中国市场;2016年11期

2 杜鹏;杨蕾;;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与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6年03期

3 李晓琴;;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低碳旅游业态创新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2期

4 王志民;;镇江“三山”风景区旅游碳排放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1期

5 黄蕾;李莉;林澍;;低碳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6 周书文;;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与管理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赵娟芳;;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现状与途径[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年11期

8 郭艳华;;近十年国内外旅游环境影响对策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01期

9 伍卓;;区域旅游碳足迹测度——以南岳风景区为例[J];系统工程;2015年12期

10 张玉改;兰贵秋;李雪;;辽宁省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本文编号:1037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037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