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参与式设计理念的宜兴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5:50

  本文关键词:基于参与式设计理念的宜兴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纪念品设计 参与式设计 地方特色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得益于此,“吃、住、行、游、购”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产业中尤其以旅游购物的发展最为迅猛。根据一项针对旅游购物的研究显示,游客对于旅游纪念品的消费可以占到旅游购物花费的六成,因此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对于增加旅游城市的旅游业产值有很大帮助。宜兴作为一个位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当地旅游业也在这波热潮中经历着高速的发展,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宜兴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却与此严重脱节。如果还是采用普通的设计模式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最终的产品很可能还是无法跳出俗套,因为设计并没有扎根于当地人的生活,也缺乏与潜在用户的深度沟通。因此本课题希望借由参与式设计理念来进行宜兴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研究,将产品的利益相关者整合到团队内,一起讨论并进行决策,从而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带来一些新的局面。首先,本文通过桌面及实地的调研,分别总结了宜兴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分析了目前当地市场上销售的旅游纪念品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游客购物的行为特点等;其次,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参与式设计理念运用于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项目的参与机制;最后,基于此前理论探索的成果,笔者开始组织产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参与式设计工作坊的实践,通过参与式设计团队的合作探讨产品的设计方案,再利用机会权衡矩阵的方法对初步方案进行筛选,筛选出最终方案后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将方案修改完善并付诸实践。通过这次宜兴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参与式设计研究的实践研究,笔者总结了基于参与式设计理念的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运作机制与一般模式、参与式设计团队成员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在实践期间会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方式,笔者希望借助这些经验可以对今后旅游纪念品的参与式设计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设计 参与式设计 地方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8-13
  • 1.1.1 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8
  • 1.1.2 旅游产业是宜兴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8-10
  • 1.1.3 缺乏创新的宜兴旅游纪念品市场10-11
  • 1.1.4 为何选择参与式设计理念11-13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参与式设计研究现状13-15
  • 1.3.2 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现状15-16
  • 1.4 研究的创新点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6 研究框架17-18
  • 第二章 课题相关概念分析18-31
  • 2.1 旅游纪念品的概念与分类18-20
  • 2.1.1 旅游纪念品的定义18-19
  • 2.1.2 旅游纪念品的分类19
  • 2.1.3 旅游纪念品的特征19-20
  • 2.2 参与式的理念及应用范围20-31
  • 2.2.1 参与式理念的分析20
  • 2.2.2 参与式设计的定义20-22
  • 2.2.3 参与式设计的类型22-24
  • 2.2.4 参与式设计的开发程序24
  • 2.2.5 参与式设计的应用案例24-28
  • 2.2.6 参与式设计与一般性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28-29
  • 2.2.7 参与式设计的局限性29-31
  • 第三章 宜兴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参与式设计可行性分析31-45
  • 3.1 宜兴地域文化的概述31-35
  • 3.1.1 宜兴地域文化的介绍31-33
  • 3.1.2 地域文化是赋予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的关键33-34
  • 3.1.3 现代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方式34-35
  • 3.2 游客特征及其购物行为分析35-37
  • 3.2.1 宜兴市旅游人口概况35
  • 3.2.2 游客特征分析35
  • 3.2.3 游客购物行为特点分析35-36
  • 3.2.4 游客购买行为发展趋势36-37
  • 3.3 当地竞品分析37-41
  • 3.3.1 现有竞品分类37-39
  • 3.3.2 竞品存在问题分析39-41
  • 3.4 参与式设计理念运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的预估优势41-43
  • 3.5 参与式设计理念运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的预估挑战43-45
  • 第四章 宜兴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参与式设计的内容及流程45-74
  • 4.1 参与式设计团队的构建45-47
  • 4.1.1 产品定位及人群招募范围45
  • 4.1.2 团队的构成分工及成员选拔标准45-47
  • 4.2 预研准备47-51
  • 4.2.1 合作程序的拟定47-48
  • 4.2.2 方案筛选方式的选择48-49
  • 4.2.3 资料与工具的准备49-50
  • 4.2.4 参与式设计活动的安排50
  • 4.2.5 参与式设计团队激励机制的建立50-51
  • 4.3 参与式设计工作坊的开展过程51-69
  • 4.3.1 深度访谈与机会权衡矩阵的建立51-55
  • 4.3.2 文化元素与产品类型的筛选55-58
  • 4.3.3 初步方案的讨论生成58-65
  • 4.3.4 合作冲突形式与化解策略65-66
  • 4.3.5 方案评估与筛选66-68
  • 4.3.6 工作坊的特质总结68-69
  • 4.4 专家研讨及方案定型69-72
  • 4.5 设计实践72-74
  • 第五章 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参与式设计模式与经验总结74-82
  • 5.1 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参与式设计的运作机制、一般模式及设计流程74-76
  • 5.2 参与式设计模式与传统旅游纪念品设计模式对比优势76-77
  • 5.3 参与式设计团队成员的角色分析77-78
  • 5.3.1 参与式设计中设计师的团队角色77
  • 5.3.2 参与式设计中行业专家的团队角色77-78
  • 5.3.3 参与式设计中普通参与者的团队角色78
  • 5.4 参与式设计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78-80
  • 5.4.1 参与者状态的起伏不定78
  • 5.4.2 经济和时间方面的挑战78-79
  • 5.4.3 普通参与者的能力需要逐步培养79
  • 5.4.4 民主决策的困境79
  • 5.4.5 普通参与者缺乏专业性是双刃剑79-80
  • 5.5 开展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参与式设计的意见与建议80-82
  • 5.5.1 工作坊期间参与者应时刻保持敏感80
  • 5.5.2 参与过程中普通参与者为设计师提供创意的素材80
  • 5.5.3 专业设计师尊重并引导与整合参与者的想法80-81
  • 5.5.4 保证各成员之间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81
  • 5.5.5 构建平等的决策机制81
  • 5.5.6 活动形式与安排适时而变81-82
  • 结论82-84
  • 致谢84-86
  • 参考文献86-89
  • 附录:图表出处89-90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斌,赵新元;发展朝阳旅游,迎接旅游朝阳——我国学生旅游概况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2 邓祝仁;教育与旅游的打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g┦糠锰竅J];社会科学家;2002年02期

3 李月兰,赖富强;论情景化旅游[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11期

4 林茂;红色旅游热的冷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5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年06期

6 杨玲;对当前科技旅游热的冷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伍海琳;;论旅游体验[J];经济师;2006年01期

8 谢彦君;谢中田;;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9 崔玲萍;;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6年15期

10 李荣;周其楼;;浅议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工作办公室 于济东;用文化提升琼北旅游软实力[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冯涛;打造露营旅游新亮点[N];云南政协报;2013年

6 张凡;先旅游后付款,,能行吗?[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白四座;唤起国民旅游意识是根本[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郑健阳;高端旅游:向强化体验发力[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加强旅游培训 提升旅游体验[N];桂林日报;2013年

1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魏小安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沈仲亮;旅游研究与实践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洁;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蔚志红;山西省旅游购物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徐斌;旅游动机对旅游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凯睿;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王静;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袁申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金程;游客情感的动态性及其变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益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霍丽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西安市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朱新杰;产业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9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049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