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生态适宜度评价分析——以水师森林公园温泉度假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生态适宜度评价分析——以水师森林公园温泉度假区为例
【摘要】:旅游度假区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生态适宜度评价是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旅游度假区项目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可以为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关键词】: 旅游度假区 生态适宜度 评价分析
【分类号】:F592.7;X826
【正文快照】: 引言发展旅游业是发展当地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生态旅游在我国迅速发展,旅游度假区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建设期,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过程中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对生态适宜度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明确旅游度假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榕,陈慈美,王宪;厦门地区主要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J];台湾海峡;1997年04期
2 王金亮,王平,蒋莲芳;昆明人居环境气候适宜度分析[J];经济地理;2002年S1期
3 纪秋颖;林健;;高校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4 李清彬;金相郁;张松林;;要素适宜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内涵与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7期
5 陈燕;王宁;;大连金州新区并区前后的生态适宜度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01期
6 路鹏;刘万崧;杨长保;陈圣波;周云轩;;基于GIS的吉林省农业生态适宜度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杜家幸;苗绍慧;赵斌;;腾冲县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4期
8 王雅秋,郑宝源;生态适宜度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J];福建环境;1998年03期
9 冯孝琪;;试论西安市用地适宜度和土地环境[J];重庆环境科学;1989年02期
10 史晓雪;马蔚纯;浦静姣;张浩;;基于GIS和RS的三明市荆东生态工业区土地开发生态适宜度和景观结构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琳;张丽;余立平;;深圳市不同小气候区旅游适宜度的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建军;;安徽省一季稻气候适宜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俞芬;千怀遂;段海来;;淮河流域水稻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姚树然;李二杰;魏瑞江;;河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程龙;;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建用地增减挂规方法研究[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邢文发 魏瑞江;河北:定量研究农作物气候适宜度[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王建新;北京:电子地图指导山区种植[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红;基于GIS的典型区种植模式生态经济社会适宜度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2 傅建敏;基于生态学的京津冀地区创新适宜度评价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清春;基于栅格数据的温度变化对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谢坤;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江西省城市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俞芬;基于生态适宜度理论的淮河流域单季水稻气候风险评估[D];广州大学;2008年
6 赵珊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超;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评价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8 农添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程雨;基于GIS的建设用地防灾适宜度多准则评价[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海防;基于GIS的武钢工业区绿地景观适宜度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31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3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