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驱动型城市旅游城镇化效率时空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旅游驱动型城市旅游城镇化效率时空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城镇化 时空差异 旅游驱动 城镇化效率 旅游城市
【摘要】:旅游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城镇化效率是衡量旅游业对城镇化推动作用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构建了旅游城镇化效率的DEA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12个典型旅游驱动型城市2000-2013年间的旅游城镇化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12个城市旅游城镇化效率均值由2000年的0.437上升到2013年的0.452,效率均值为0.413,效率上升幅度较小,水平较低。12个城市旅游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13.5%,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1.8%,技术进步效率年均下降12.7%,技术效率增长缓慢与技术进步效率负增长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旅游驱动型城市旅游城镇化效率普遍偏低,大部分城市旅游业发展处于要素投入阶段,未来发展中应该逐步提升旅游业的溢出效应来提高旅游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城镇化效率。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年均增长2.18%,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与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方向与经济增长方式将以城镇化为重要依托。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也呈现快速增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子燕;;关于杭州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的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燕婷;;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实力特征演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高莹;;城市旅游中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何佳梅;杨京波;;城市化与环城市旅游度假带互动关系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5 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研究及其实践意义[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郭程轩;刘运通;;休闲: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新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郑芳;王乃昂;;近几年国内城市旅游研究进展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杨猛;王蒙;;“旅游热”背景下的城市旅游标志设计之冷思考[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袁书琪;彭俊芳;贺伶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焕友;罗小龙;苏勤;;从“天堂苏州”到“东方水城”——苏州的城市旅游转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 魏小安;对发展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袁忠(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美学博士、副教授);城市旅游的定位[N];南方日报;2005年
3 记者 段朝华 通讯员 曹芬娜;甬沈市民在对方城市旅游享受优惠[N];宁波日报;2006年
4 孙天胜;城市旅游的前世今生[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北京巅峰智业机构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 许豫宏陈可 贾伟;从游客价值链看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构建策略(一)[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高玉健 罗红宝 林峰;城市旅游的整合与开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高素艳;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记者 王爽;“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成立[N];四川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鲁;首届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大会在蓉召开[N];成都日报;2012年
10 蔡姬煌;杭州城市旅游的国际化战略构想[N];中国旅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金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孙萍;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伍向阳;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筱;城市旅游宣传中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静;基于联合分析法下消费者对城市旅游品牌属性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陈青松;城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级别甄选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詹新惠;利益相关者:城市旅游目的地供—需协调认知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阿弩赛;老挝万象市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6 徐兴楠;朝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5年
7 王露瑶;文脉视角下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栗炜;海南省城市旅游导向标识系统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满丹彤;城市旅游化演进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程婕;运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5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