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江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江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出处:《企业经济》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旅游 居民感知 指标体系体系 生态补偿 路径
【摘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之一就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以及他们的感知与态度。基于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视角下构建居民感知影响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实证研究江西生态旅游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将有助于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视角剖析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从从利益相关者的公平性角度确立生态补偿要素,从而促进江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and conten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as well as their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residents perceived destination residents'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based on perspective, and the use of tourism perception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tourist area of Jiangxi residents, will help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lements from the fair angle of stakehold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Jiangxi.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北京林业大学;
【基金】:201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鄱阳湖天然捕捞渔民生计转型及政府角色研究”(批准号批准号:G11318)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保护自然环境并维系当地人民生活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责任的重要责任,然而世界旅游发展的历史表明:旅游活动本身的干扰性、侵蚀性、破坏性就像毒瘤一样破坏性就像毒瘤一样,总是潜伏在旅游的肌体中旅游的肌体中,威胁着旅游地的生命,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更是如此游更是如此,这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2 尹华光;费建杰;谢莎;;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感知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左冰;;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J];旅游科学;2013年01期
4 王珊;吕君;;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4期
5 李有根,赵西萍,邹慧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J];心理学动态;1997年02期
6 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周舟;张俐俐;;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小溪乡和红石林镇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亚;;基于社会成本理论的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万仙山风景区内南坪、郭亮、水磨3个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4 刘喜梅;卢润德;潘立军;;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南岳古镇居民类型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黄丹霞;李力;;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6 关俊利;谢雨萍;;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效应的因子分析——以桂林市红岩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7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杨钊,梁栋栋;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刘莉;陆林;;同里镇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杨艺;;农业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以阳朔高田历村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10 杜忠潮;邢东兴;李玲;;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国圣;张捷;黄跃雯;钟士恩;;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自然旅游地社区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天堂寨景区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徐克帅;蒋盈;;古村落老年居民环境感知的历时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王恒;李悦铮;杨金桥;邢娟娟;;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海岛型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以大连广鹿岛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GUAN Zhongmei;WANG Juan;;Study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Take Jiaozuo City as an Example[A];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CEIM 2011)[C];2011年
6 王剑;彭建;;基于结构方程的旅游地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意愿研究——以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耀锋;旅游地文化生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秦远好;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辛欣;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赵倩;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霞;平遥古城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利平;曲阜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建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莫凡;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翟光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卜文娟;生态旅游社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周知子;参照群体对老年人大型节事感知价值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苗长松;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保护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忠潮;邢东兴;李玲;;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3 张红,李九全;桂林境外游客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4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5 杨兴柱,陆林,王群;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6 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7 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年02期
8 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9 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10 周玉翠;欠发达地区社区旅游研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盛洪;[N];经济观察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佐;生态旅游乡——芒宽[J];生态经济;2002年10期
2 龙琳;恩龙生态旅游度假区[J];安徽林业;2002年03期
3 孙云海;生态旅游刍议[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4 戴居峰;生态旅游:事实与数据[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5 MeganEplerWood,李弗兰;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6 WolfgangStrasdas,李弗兰;生态旅游的开发合作[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7 PohPohWong,徐鹏;东南亚沿海生态旅游的趋势[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8 陈莹;泰国发展生态旅游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南亚;2002年02期
9 周笑源;对生态旅游有关问题的再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建雄;生态旅游泛化现象略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芙蓉;;福建省生态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封毅;封钦;;发展贵州生态旅游 推进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李乐京;;重视生态旅游,促进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朱苹;;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的探讨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安娜;;生态旅游的内涵——以自然为基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敦荣;王红霞;刘英;;生态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科学概念[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李晔;;基于泛化现象的生态旅游分类[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范忠勇;陈苍松;;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卞显红;张光生;王苏洁;;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助金;;建设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必须坚持水土保持工作[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雷石标;生态旅游 走出误区[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郑阳;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国外生态旅游管理与文化介入[N];中国旅游报;2002年
4 贾鹤鹏;北极生态旅游兴旺环境保护堪忧[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杨冬松;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玫;生态旅游家园的呼唤[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曹新军 王建国;湖滨生态旅游城魅力初显[N];中国旅游报;2003年
8 曹新向;用景观生态理念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3年
9 刘小龙;如何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农业[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杨登保 闫静霞;宁夏生态旅游:在生态脆弱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吴易明;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程励;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于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苏萤雪;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方向及基于环境伦理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夏友照;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佳峰;我国农耕文化背景下生态旅游的价值探讨与发展模式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张小舟;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曼曼;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颜颖;丰宁生态旅游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石丽;博斯腾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D];新疆大学;2009年
7 于笑云;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雷明辉;县域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孙秉明;临朐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袁丽;湖南省生态旅游标准构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6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4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