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村寨服务质量谈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从民族村寨服务质量谈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出处:《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民族村寨旅游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服务质量对维持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以桃坪羌寨、甲居藏寨和泸沽湖社区游客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SPSS16.0软件,探索性借助于双因素理论对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重点专注服务质量的激励因素和完善服务质量的保健因素能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研究课题“产学研一体化组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号:MLA-1OO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F592.7
【正文快照】: 少数民族地区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建筑风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厚重的民族文化逐渐成为旅游热潮中的新宠,这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在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将民族特色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四川省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艳林;;民族村寨游客服务质量感知量表的开发与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4期
2 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年02期
3 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思宽;汗洒民族村寨的人──记罗平县民委主任毛金昌[J];今日民族;1994年09期
2 林文勋,张锦鹏,杨华星;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林文勋,张锦鹏;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吴正光;;深入发掘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关于贵州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5 孙华;;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J];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02期
6 范松;;试论贵州民族村寨的文化性格[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7 杨汉林;;充分发挥民族村寨保护在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8 荣生;;幽深莫测的麻秧洞[J];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4期
9 ;卷首语[J];民族艺术;2004年04期
10 巴娄;;民族村镇旅游遇到新问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春;;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耗散结构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潘志成;;传统权威与当代少数民族村寨社会控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白伟岚;姜坤;李金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原真性保护——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青梅;;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及其变迁——以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为个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翦继志;程泽时;;经济法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保护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覃敬念;;喀斯特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建设初探——以贵州省荔波县生态文化建设为个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田毅然;;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8 陈国祥;;简论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条件及其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9 王焱霞;;以民族文化旅游促进甘孜州经济可持续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10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莲;我州旅游民族村寨建设需加快规划[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金黔;开阳建设布依族民族村寨[N];贵州民族报;2009年
3 吴正光;贵州立法保护民族村寨显成效[N];中国文物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兰圣伟;少数民族村寨保护的“车溪样本”[N];西部时报;2010年
5 记者 吴宏 蒙水;贵州评选出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6 颜珂 匡滢;一个民族村寨的变迁[N];人民日报;2011年
7 蓬国龙;抓好民族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业[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陈忠德;广西要求10月底前完成民族村寨防火改造[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孙文振;贵阳民族村寨“玩”起现实版“开心农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记者 唐舒 理县;沿文化走廊逛民族村寨 体验藏羌别样风情[N];成都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覃雪梅;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当代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2 高燕;贵州壮族“杜那妞”同龄群体结构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段阳萍;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博物馆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承娥;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2 王凤娇;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村寨自主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晓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原真性感知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吕靓;基于GIS的黔东南地区民族村寨分布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李川;民俗学视野下的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规划[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玲;社区参与与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上洁;民族村寨学校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谦;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元素的旅游表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9 田全洪;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李珊珊;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移植与文化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4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