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整合发展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整合发展路径研究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旅游带 区域旅游合作 增长极点理论 点轴理论
【摘要】:黔桂边民族地区的发展环境、民族本底和区位特点为民族文化旅游带整合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整合发展应遵循渐进式发展路径。依据点轴和单核辐射等理论,提出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发展的战略模式,构建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增长极点培育矩阵图,形成以交通沿线绿色景观廊道为本底的1轴3组团7区的产业带格局,畅想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不同发展阶段的依附、联动、多级和网络发展演变路径。
[Abstract]:......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旅游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GD15XLS07) 肇庆学院博士启动项目(编号:611-612280)
【分类号】:G127;F592.7
【正文快照】: 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可发挥先导和撬动作用。黔桂边民族地区虽然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底蕴,但“九山半水半分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客观需要寻找突破口,探索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边区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契合点。本文从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毅;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民族文化旅游村 巫包[J];杉乡文学;2009年05期
3 王振川;大力发展黑龙江的民族文化旅游[J];民间文化;2001年02期
4 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民族论坛;2007年08期
5 林龙飞;黄光辉;王艳;;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6 本刊记者;;“夜郎古国民族文化旅游园”选址考察[J];贵阳文史;2010年02期
7 何梅青;;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模式综合评价方法探析——以青海省藏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年01期
8 任媛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特区经济;2012年03期
9 焦世泰;;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人文地理;2013年01期
10 吴晓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机理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金瑞;王赛音;;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蒙古族旅游文化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兆峰;杨琴;;基于产权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发展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淳熙;;关于创建五指山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A];少数民族文化让国际旅游岛更精彩——2012首届海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节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焱霞;;以民族文化旅游促进甘孜州经济可持续发展[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石惠春;程国栋;;宁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树禄 刘伟;巍山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明显[N];大理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李波;深挖潜 精包装 成系列 代表建议帮春城旅游业变脸[N];长春日报;2005年
3 刘秀鸾;贵州红色旅游蓬勃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4 芳拉 布依族;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这篇文章[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见习记者 岳振;贵州民族文化旅游遭遇诸多瓶颈[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欧道胜;发展湘西民族文化旅游的思考[N];团结报;2004年
7 张顺心;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的比较研究与开发利用[N];团结报;2004年
8 吴善淙 舒凤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大有可为[N];团结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睿R,
本文编号:1351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5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