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沙漠旅游合作开发
本文关键词: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沙漠旅游合作开发 出处:《中国沙漠》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宁蒙陕甘毗邻地区 沙漠旅游 开发措施 旅游设计
【摘要】:跨区域沙漠旅游已成为沙漠旅游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跨区域沙漠旅游合作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剖析了4省(区)毗邻地区沙漠旅游资源总体特征、沙漠旅游开发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跨区域合作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认为跨区域合作开发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区域经济联系理论,现实分析是良好的合作基础、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沙漠旅游资源集聚程度很高。最后提出4省(区)跨区域沙漠旅游合作开发措施及旅游线路设计,并指出跨区域沙漠旅游合作开发实施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Abstract]:Cross regional desert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topic in the research on desert tourism. Taking Ningxia, Inner Mongolia, Shaanxi, Gansu, inte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sert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analysis of the 4 provinces (regions) adjacent to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tourism resourc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he desert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cros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ha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cross regional cooperation is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with reality, analysis is a good basis for cooperation,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s, tourism resources complementary,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of desert tourism resources is very high. Finally, 4 provinces (regions) across the desert development measures th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tourism line design, and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across the desert tourism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801813)资助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根据2013年的《关于深化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的银川共识》,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主要指宁、蒙、陕、甘4省(区)的结合部地区,行政区划涉及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榆林市、延安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平凉市、庆阳市,共有31个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联;法国小城格勒诺布尔的启示[J];特区经济;1992年04期
2 白云升;发挥大成都经济圈的旅游中心功能[J];国土经济;1998年01期
3 于英士,李赓;建设我国国际旅游中心[J];旅游学刊;1986年02期
4 翟辅东;香港回归后的区域旅游业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5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色经济组专家提出:把韩城建成陕西东部旅游中心[J];西部大开发;2006年08期
6 迟忠波;;企业家牢狱“托孤”之痛[J];中外管理;2011年06期
7 靖龙;马蕾;;温馨的驿站——访山东旅游中心总经理牛国栋[J];走向世界;1999年03期
8 王庄林;;徜徉在阿里亚乌水上旅游中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04期
9 李宏才;试论如何发挥贵阳旅游中心作用[J];理论与当代;1997年Z1期
10 ;安溪着力打造以蓬莱为核心的旅游中心区[J];领导文萃;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耀星;周巧玲;杜凯;魏丹丹;;挖掘区域特色,打造中国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沈建国;;把济南建成山东省旅游中心[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3 林刚;;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类型[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4 ;增创旅游发展新优势 构建华南新旅游中心[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马勇;;区域旅游线路设计初探[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6 范家驹;冯纪民;朱世成;;上海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7 徐君亮;黄少辉;;小尺度风景旅游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8 杨英;林显强;;国际化是香港经济走向繁荣的“基石”——以旅游业发展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沈宝辉;;解说牌在公园管理上的作用[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10 邹统钎;;海南特区旅游开发导向与政策[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筱X;省博物馆欲成筑城北休闲文化旅游中心[N];贵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杜蔚涛;山水相依携手游[N];广西日报;2011年
3 梁康;陕西佛教旅游蓄势待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王兴斌;对外旅游宣传推广的体制机制创新[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马惠华;盘点:2010年临海旅游的十大亮点[N];江南游报;2011年
6 李为仁;全力打造觉囊文化旅游中心[N];阿坝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杨甜 钟新;甘肃:挥文化大笔写旅游文章[N];光明日报;2011年
8 ;欢迎来到果树所旅游中心[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9 驻福建记者 汪平;福建旅游“十一五”圆满收官[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张雨 匡燕;合江旅游融渝联黔跨越发展[N];泸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盈盈;缅甸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Kostoglotova Valentina;莫斯科旅游行业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3 张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投资风险规避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4 樊芳卉;省际边界城市旅游空间拓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海杰;滦阳休闲度假园区旅游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马林;高速铁路:旅游经济与空间结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奇勇;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卞斐;北京市森林游憩环带理论与模型[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跨界旅游合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满铭辉;淮南八公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6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