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丹江口库区水牛洼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18-01-01 12:41

  本文关键词:丹江口库区水牛洼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出处:《人类学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石制品 水牛洼 丹江口库区 中更新世 晚更新世晚期


【摘要】:水牛洼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是汉水流域一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与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2010年3~4月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675m2,共获石制品30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工具等。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46件,属晚更新世;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55件,处于中更新世。下文化层石制品特点显示了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特点,而上文化层却出现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文化因素。
[Abstract]:Shuiuwa site is an important site of early Paleolithic period and late cultural layer in Hanshui River basin, located in Guanxian Town, Danjiangkou City, Hubei Province. It is an important site from 2010 to April. The site was excavated by the Frontie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Jilin University, with an area of 675m2 and 301 stone products, including stone cores, stone fragments, fault blocks and tools, etc. The geomorphological and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hows. The time of the site is roughly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sit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ultural layers. 246 earth-rock products from the upper cultural layer belong to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55 earth-stone products from the lower cultural layer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vel and stone tools industry in southern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of stone flakes and stone tools industry in northern China appeared in the upper cultural layer.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KZCX2-YW-Q1-04)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2007FY110200) 吉林大学201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研骨干培育计划(2011QG0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1309)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1引言1994年冬,受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建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库区文物考古队,在地方文化部门的配合下对丹江水库淹没区进行了旧石器、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调查[2],水牛洼遗址便发现于此次调查。2010年3~4月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J];地理学报;1956年04期

2 张森水;近20年来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进展与思考[J];第四纪研究;2002年01期

3 李超荣;许勇;张双权;成胜泉;李钊;;丹江口库区的旧石器文化——记双树旧石器遗址的发掘[J];化石;2007年02期

4 黄培华,李文森;湖北郧县曲远河口的地貌、第四纪地层和埋藏环境[J];江汉考古;1995年04期

5 裴树文;关莹;高星;;丹江口库区彭家河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周振宇;王春雪;高星;;丹江口北泰山庙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09年03期

7 牛东伟;马宁;裴树文;彭菲;;丹江口库区宋湾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李超荣;丹江水库区发现的旧石器[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愉佳;莫多闻;李宜垠;史辰羲;胡珂;刘辉;;江汉平原北部明清时期的环境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孙吉;;成都平原更新世:全新世中期的地理环境与文明进入和选择[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修峰;黄道明;谢文星;谢山;常秀岭;杨汉运;张友谦;何家庆;;汉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汪占冕;长江流域侵蚀模数等值线的编制和分析[J];地理学报;1958年04期

5 沈玉昌;三十年采我国地貌学研究的进展[J];地理学报;1980年01期

6 尹国康;汉江三角洲结构与时空过程[J];地理学报;1992年06期

7 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查小春;王朝建;;汉江上游谷地全新世风成黄土及其成壤改造特征[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8 龚国元;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演变[J];地理研究;1982年01期

9 谭云贵;我国区域地貌学研究进展及问题初探[J];地理研究;1990年04期

10 沈玉昌;沈玉昌与中国现代地貌学[J];地理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小波;;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化石[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钊;李超荣;王大新;;海南的旧石器考古[A];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牛东伟;彭菲;裴树文;马宁;;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白渡滩旧石器地点[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兴龙;吴红敏;龙小平;;贵州省惠水县和长顺县发现的两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A];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有骞;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工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艳红;中国史前装饰品的造型和分区分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方启;吉林省东部地区黑曜岩石器微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虹;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胡刚;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赵志强;秦汉地理丛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枫;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颖;丹江库区水牛洼旧石器遗址的石器研究与讨论[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慧;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欢;丹江库区龙口旧石器遗址的石器研究与讨论[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英华;三峡地区石器工业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谭志刚;泥河湾小长梁文化系统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修峰;汉江中游银泩的繁殖生物学和早期发育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贺存定;丹江库区杜店旧石器遗址的石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卢悦;丹江库区北泰山庙2号旧石器遗址的石器研究与讨论[D];吉林大学;2012年

9 葸礼峰;试论云贵高原的旧石器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乔娇;华南岩溶地区史前地理环境与其居民生产生活复原[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考古的新转折——《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述评[J];北方文物;1991年02期

2 李长安,顾延生;江西修水第四系网纹红土的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1997年03期

3 朱震达;汉江上游丹江口至白河间的河谷地貌[J];地理学报;1955年03期

4 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J];地理学报;1956年04期

5 黄培华,陆仲家,任振纪,朱凤冠;中国东部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及庐山“冰碛层”堆积时期的自然环境研究[J];地理学报;1987年04期

6 阎桂林;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1993年02期

7 张森水;近20年来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进展与思考[J];第四纪研究;2002年01期

8 袁宝印;夏正楷;李保生;乔彦松;顾兆炎;张家富;许冰;黄慰文;曾荣树;;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地层学与地层划分问题[J];第四纪研究;2008年01期

9 赵其国,杨浩;中国南方红土与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5年02期

10 计宏祥;;陕西蓝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海波;;辽宁庙后山遗址研究的新进展[J];人类学学报;2009年02期

2 裴树文;宋国定;;西峡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J];人类学学报;2006年04期

3 于汇历;黑龙江五常学田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8年03期

4 李超荣,任秀生;大同县山自造地点旧石器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2年01期

5 石金鸣,胡生;张家山旧石器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92年02期

6 陈哲英;;山西广灵县洗马庄石器遗存[J];文物世界;1992年03期

7 斯信强,刘军,张汉刚,袁成武;盘县大洞发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1993年02期

8 张森水;在中国寻找第一把石刀[J];人类学学报;1997年02期

9 关莹;高星;;旧石器时代残留物分析:回顾与展望[J];人类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陈全家;赵海龙;方启;贺存定;;石人沟林场旧石器地点试掘报告[J];人类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森水;;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2 施均显;陈运发;;百色旧石器文化探微[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谢焱;丁广学;谢骏义;;甘肃庄浪赵家滑沟沟口的地层与石器初步研究[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哲英;;中国细石器起源于华北的新证据——塔水河石制品再认识[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5 王,

本文编号:1364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64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