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对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拉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旅游发展对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拉动效应研究 出处:《旅游学刊》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观念认为,旅游业能有力拉动国民消费需求。其实,旅游业发展也会引致多方面的投资需求,如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综合性的拉动作用。文章依据宏观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对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利用1982~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两大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三大驱动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发展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因景区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扩大投资有一定的正效应;(2)作为综合消费和最终消费,旅游业对扩大消费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国内旅游的作用远高于入境旅游;(3)比较而言,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而国内旅游对出口的拉动效应则不明显。因此,积极贯彻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是中国当前保增长、扩内需的重要途径。
[Abstract]:In fact, 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lead to a variety of investment need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a comprehensive pull on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croeconom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of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export between inbound tourism and domestic tourism.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from 1982 to 201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ourism "two major sectors" on the "three driving fo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study finds that: 1) developing inbound tourism and domestic tourism.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frastructure, there i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ansion of investment; 2) as a comprehensive consumption and final consumption, tourism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ansion of consumption, among which, the role of domestic tourism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inbound tourism; 3) comparatively speaking, inbound tourism has a positive pulling effect on export trade, while domestic tourism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export. Therefore, the policy of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tively. Vigorously developing domestic tourism and inbound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 maintain growth and expand domestic demand.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131)资助~~
【分类号】:F592;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1979~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其中,投资、消费、出口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以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党的十七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根年;我国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2 汪侠;吴小根;章锦河;任黎秀;刘泽华;张洪;;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消费券效用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3 周文丽;;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4 柳思维;吴忠才;;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年09期
5 刘桂玉;张战仁;;国际旅游收入与地方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桂林市为例[J];旅游论坛;2008年04期
6 刘珍珍;章锦河;包曾婷;;旅游流与贸易流的相关性分析[J];旅游论坛;2009年06期
7 侯芳芳;孙根年;刘璐;;10年来福建旅游业的发展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J];旅游论坛;2012年01期
8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马丽君;孙根年;王洁洁;薛佳;;15年来中日出入境旅游对双边贸易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0年04期
10 王洁洁;孙根年;黄柳芳;;香港—大陆旅游流与贸易流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1990~2009年数据[J];经济问题;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发源;;旅游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宋进举;试论旅游合同违约之精神损害赔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韦传慧;张兆干;;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业发展策略——以安徽省舒城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4 肖拥军;周玲;李会琴;;论县域旅游开发中的社会人文环境建设与保护——以湖北省咸丰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5 潘长宏;张勇;;农村居民出游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6 李淑艳,高岚,魏庆华,于波;对生态旅游的本质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石培基,李国柱,冉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旅游学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8 卞显红;;对2002年我国国际会展业经济影响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9 孙根年;薛佳;;收入驱动的居民国内旅游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10 杜在娟;;旅游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的国际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孙喜林;林婧;;基于“独有性”的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本质探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瞿华;;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实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孙明;;信息传输服务业的关联性测算和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5 武汉"1+8"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组;;武汉“1+8”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迟紫境;李云鹏;黄超;;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构建方法研究[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7 向艺;王成璋;郑林;;省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及应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8 高峰;沈利生;;房地产产业关联度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来;消费类产品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与应对管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忆;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慧琴;国家级森林公园投资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玺;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付瑶;论旅游合同精神损害赔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任奕阳;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和旅游者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周广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郑鑫;国际金融危机对杭州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周少丽;经济增长中的旅游业及其产业关联的量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韩春艳;西安市出境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江勇,张玉梅,过建春;海南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黄成林;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刘菲;关于我国开放出境旅游市场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樊纲;论“基础瓶颈”[J];财经科学;1990年05期
5 张跃西;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6 杨森林;;“乌拉圭回合”与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3年06期
7 张平;赵志君;;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大国效应与模式转变[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8 李兴绪,牟怡楠;旅游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4年03期
9 刘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夏立平;论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趋势[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缪仕国;基础设施与江苏省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小军;秦陇一;;广州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0年08期
2 邓淇中;王慧琴;;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2期
3 贺小海;刘修岩;;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兰州学刊;2007年09期
4 张月;李平;;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1期
5 马会;吴云勇;;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6 谷新辉;;江西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7 杨昌渊;;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以贵州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09年02期
8 刘迎辉;郝索;;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4期
9 刘其君;;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莎莎;陆迁;;陕西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菲菲;;西部开发十年旅游业对贵州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2 瞿华;;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实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汉林;;深圳如何应对入世挑战——世贸专家张汉林教授答“中心”特邀记者问[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5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作权;;美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天祥;;专业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文;;改革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旅游局 安金明;充分运用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上)[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林若飞 特约通讯员 刘国彪;市发改局 强化投资拉动效应 激活汽车住房消费[N];深圳商报;2009年
3 记者 吕贵民;积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步伐[N];陕西日报;2001年
4 本报通讯员 刘瑾;“两个四亿元”的拉动效应[N];定西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王小波;镇巴项目建设凸显拉动效应[N];汉中日报;2010年
6 记者 覃世默;全区一季度经济增长提速[N];广西日报;2006年
7 记者 陈峰华 汪莹;四大工程凸显政府投资拉动效应[N];嘉兴日报;2008年
8 张志勇;汤阴项目建设拉动效应日益显现[N];安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兰金山;峰回路转又一春[N];西藏日报;2009年
10 ;鄂尔多斯旅游业快速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8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未无;汇率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凤英;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孙元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李菡;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区域差异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陈友龙;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8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6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