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04 00:13

  本文关键词: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资源 旅游经济耦合 测度耦合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互动是理论研究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耦合评判模型,探讨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特征与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江苏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总体水平较高,但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和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征。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相互作用并相互促进提升,文化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基础,旅游经济的增长对文化资源具有反哺作用,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积淀。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主导力度是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主要外部驱动力。
[Abstract]:Culture is the soul of tourism. How to realize the coup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economy is a theoretical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between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economy in 13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is relatively high. However,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and the relative prior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economy interact and promote each other. Cultu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undation for the growth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 The growth of tourism economy has the function of backfeeding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can promote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accumul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Government leading force is the main external driving force of the coupling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economy.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0290)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3SJD630015)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KYY1201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各地区保留有大量的优秀文化资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资源基础。但在区域旅游发展实践中,丰裕的文化资源并不意味着发达的旅游经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保留较多文化遗存的地区,旅游产业可能发展滞后;而一些文化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景双;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2 胡良民,张广花;河南旅游业营销与旅游经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3 王进;;旅游经济现象中的矛盾研究——以民族特色保护、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关系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5期

4 何佳梅,许峰,崔凤军;论旅游经济利益的外力创造[J];经济地理;1999年02期

5 胡良民;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6 陈少牧;西部发展旅游经济必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J];发展研究;2000年12期

7 汪德根;中国旅游经济的省际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1年S1期

8 王引兰,高会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支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旭东;对发展承德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孙睦优;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与宁波旅游经济[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鲁;;基于城乡统筹战略视野下的重庆旅游经济发展基本思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邱宏民;;论开发人力资源与振兴旅游经济[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杨建峰;;学习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经济的思想[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4 金德良;;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旅游经济强市[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建民;毛润泽;;上海世博会旅游经济增量效应及优化对策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王宪杰;陈成;;山东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与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喻瑜;;对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田红;孙文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9 韦凯钟;;瞄准东盟全力打造河池通道旅游经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王洁娟;甘巧林;;泛珠三角九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记者站 谢倩;辩证地认识和发展旅游经济[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孙涛邋记者 葛大中;全州旅游经济升温战号角吹响[N];恩施日报;2007年

3 记者 何龙 包文文;我州表彰旅游经济工作先进[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4 肖小明邋通讯员 龚文中;我州法院加大为旅游经济服务力度[N];团结报;2007年

5 记者 徐中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市[N];烟台日报;2006年

6 姚闻;地区旅游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N];林芝报;2007年

7 李怀成;力促旅游经济腾飞[N];中国旅游报;2002年

8 范东梅;“冰雪文化”之都抢滩旅游经济[N];中国企业报;2005年

9 北京交通大学 石培华;从旅游产业迈向旅游经济[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安金明;以旅游经济思想统筹旅游产业战略升级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向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差异性的空间计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廖乐焕;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及其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想;不可移动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传承与旅游经济绩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4 崔馨予;鼓浪屿景区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王秋元;武汉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阳骏滢;F1中国大奖赛与上海旅游经济的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7 姜希;朝阳市旅游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扶持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商景群;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旅游经济空间溢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易三才;甘肃省“交通运输—旅游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贾海威;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6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76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2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