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选取 出处:《农村经济》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旅游目的地,本文对目的地竞争力的要素和来源进行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要素为核心资源的吸引力、基础设施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目的地的管理水平、环境的支持以及旅游者的需求和感知;然后,在要素识别基础上,对各方面要素进行探讨以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为后续的旅游目的地评价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tourism destination mor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nd sources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ness factors as the core resource attrac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industries. The level of destination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support and tourists' needs and perceptions; Then, on the basis of factor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 various aspects to selec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tourism destinati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2;F224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旅游业兴起,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加剧,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旅游竞争力成为一个热点问题。〔1〕目前,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城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2 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0年02期
3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年03期
4 赵洁;;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竞争力差异统计研究——基于层次判断矩阵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3年08期
5 窦文章,杨开忠,杨新军;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0年03期
6 黄燕琳;;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3年05期
7 罗颖;;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17期
8 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J];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疆辉;吴建民;;河北旅游竞争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汤长新;葛幼松;;城市旅游资源密集区整合探究——以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3 王振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时间格局[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罗正霞;李玲琴;李春花;卓玛措;黄芸玛;;青海省在西北地区的旅游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5 田大江;刘家明;陈田;;城市旅游竞争力范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6 许传阳,谭莉梅;河南国际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李平生;;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郭舒,曹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9 李红,韩力军,刘筱秋,程钢海,赵昕;河北省酒店国际竞争力量化评价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10 吕建华;徐淑梅;;黑龙江省旅游竞争力提升浅析[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杜书云;饶品样;;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赵娇;;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章锦河;陆林;;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方志玉;;我国华东地区省市旅游竞争力因子和聚类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5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李建卫;何佳梅;;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玉翠;;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亚萍;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艳;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陈国贵;基于房地产业视角的中国沿海区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红;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胡浩;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音;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华丽;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哈尔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周晓敏;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4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程丽静;旅游强省建设的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广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旅游业竞争力评价[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吴卉;基于西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地方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孙双利;河南省旅游产业在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夏苗;延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2 邱瑛;谢春山;;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3 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01期
4 汪德根;陈田;;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5 陈传康;区域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J];地理学报;1997年06期
6 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J];经济地理;1991年02期
7 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8 徐淑梅;杨铭铎;;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9 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年01期
10 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J];山东经济;2010年01期
2 蒋玉石;;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房地产的共生发展[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3 胡浩,汪宇明;中国旅游目的地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陈玉英;;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与满意度实证分析——开封市旅游目的地案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代娟;张俊霞;张世辉;;旅游环境容量约束及区域旅游竞争模型分析[J];江苏商论;2007年03期
6 黄秀娟;黄福才;;中国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决定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7 李蓉蓉;杨悦;;完善我国药品召回制度的研究[J];中国药事;2009年06期
8 欧铭桐;;谈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四大控制,五大要素”[J];科技资讯;2009年23期
9 陈满;;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10 程建兵;;优化景区消费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J];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长山;王书定;;浅析施工企业要搞好投标工作的着眼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2 张立生;;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划分理论的应用及比较[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3 龙京红;李莹;;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舟山群岛海洋休闲旅游发展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前言[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5 赵登峰;;外部规模经济与深圳城市竞争力分析[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树声;王建国;李卫山;;关于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刍议[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程道品;林治;;模糊评价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8 陈超;蒋长春;黄金火;;国内旅游市场区域发展竞争研究——以福建省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旅游目的地顾客价值量表开发与层次关系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汤建明;屠晓春;李伟;;浅析EPC总承包工程投标报价要素[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局 童中华 仇峰;加强旅游目的地环境秩序管理 促进旅游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N];江南游报;2011年
2 ;连续3届入选“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排名金榜”[N];毕节日报;2009年
3 记者 华谦;市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期论证会举行[N];平顶山日报;2010年
4 唐仲蔚;青海加快三大品牌建设 着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李凌翌;大邑:国际旅游目的地 现代山水田园城镇[N];成都日报;2010年
6 陈钧先;启动国道212线马潆段改造工程[N];南充日报;2008年
7 韩燕杰;我市两项目省投洽会上正式签约[N];廊坊日报;2010年
8 湖南省张家界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斌;实施商标战略 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N];中国工商报;2011年
9 驻湖北记者 程芙蓉;改善鄂西圈生态[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吕志勇;大家齐动手 干干净净过新年[N];乐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黄秀娟;旅游目的地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晓苗;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渗透机制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徐卓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建模原理、参数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投入产出效率分析[D];安徽大学;2013年
2 鲁艳平;红色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3 刘豫;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任宁宁;旅游目的地品牌效用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5 龙春凤;旅游目的地影视营销对游客出游意向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邹永广;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赫瑞娜;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廖晓君;广州市民对西北五省区旅游目的地感知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陈建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76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7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