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07:02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出处:《管理评论》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业 系统动力学 可持续发展 新疆


【摘要】:本文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RESET。RESET模型由建模软件VENSIM实现,主要包含旅游资源(R)、经济(E)、社会(S)、环境(E)和旅游(T)五大子系统,实证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多情景仿真模拟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新疆旅游业应当加强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保持适当的游客数量、扶持旅游企业健康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science, builds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RESET.RESET mode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Xinjiang by VENSIM software, mainly including tourism resources (R), economy (E), (S), social environment (E) and tourism (T) five subsystems. The empir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cenario simulation results,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Xinjiang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of tourism culture, maintain the appropriate number of tourists, suppor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nterprises,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引言1、研究背景旅游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覆盖面广、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被誉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新疆旅游业实现了三大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雪;董锁成;张广海;金贤锋;;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动态仿真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2 徐红罡;潜在游客市场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3 张亚明;张文文;张文长;;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J];管理学报;2009年10期

4 徐红罡,郑海燕,保继刚;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5 黄小军;;旅行社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30期

6 刘敏;李宏;武娟;;旅游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茂强;殷红梅;王英;谢沁露;;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贵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田艳;周秉根;张力;;芜湖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3 郭景涛;;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4 王楠;呼伦贝尔市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7期

5 金洁;;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兆顺;尚金城;许文良;靳克;;吉林省东部资源型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汪清县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牟红,程乙昕;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魏敏;;旅游资源依赖型城市形成与发展模式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3期

9 徐红罡,龙江智;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2期

10 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五力驱动、产业协同、滨海先行[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韦鹏飞;;基于SD理论的海南旅游系统规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白福臣;;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张跃西;;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5 于雪峰;李忠华;张晓炜;杜崇;王波;姚章村;;基于系统协调发展的三江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耿代;米红;刘力丰;;和谐社会下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协整模型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成康;舒延飞;包存宽;;生态城市规模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探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8 马柏成;李慧;;从系统论的角度浅析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体系[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9 刘邦凡;;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通道与预警[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丽;浙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鑫;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古村镇旅游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殷倩;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红;基于非径向DEA方法的江苏FEEEP协调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驰;河北省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旅游业竞争力评价[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韩禹兵;基于游客感知的郊区旅游环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3 郭舒,曹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4 张广海;李雪;;我国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5 李志生;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5期

6 房庆方,马向明,宋劲松;城中村: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04期

7 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3年03期

8 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年09期

9 王晓东,刘金声;对城中村改造的几点认识[J];城市规划;2003年11期

10 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秀;崔振洪;;知识管理学演进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0期

2 李蜀湘;颜浩龙;;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联合配送模式仿真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02期

3 林明水;谢红彬;;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关于成长的若干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黄辉;系统动力学: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战略与决策的试验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5 本刊编辑部;;预测图书介绍(二)[J];预测;1990年03期

6 郑国相,高鹏,贾天会,尹飞龙,,刘素媛,戈素芬;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制定小流域经济建设决策[J];农村生态环境;1994年04期

7 温素彬;基于Excel的存货管理系统动力学仿真[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曲盛恩;;一种系统动力学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9 叶亚芝;张江汀;;循环经济及其平衡关系[J];发展研究;2007年03期

10 张晶;王德岱;;浅论土地承载力研究方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酆明;李习彬;;系统动力学在军械供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甄富允;杜国志;;系统动力学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张利娟;金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联合库存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徐鉴;;时滞诱发的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袁潮清;刘思峰;郭本海;;中国能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其藩;蔡雨阳;贾建国;;回顾与评述:从系统动力学到组织学习[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9 王其藩;姚志平;;系统动力学与浑沌理论[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韩九强;杜行俭;吴彩玲;孙国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通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的研制开发[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寿祖(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教授);系统思考专家吴锡军:力推“系统思考”结硕果[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丁志军;思考层次的进化与思维的革命[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正期待着一个伟大的心灵转换[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 施教 本报记者 钱红艳;系统思考,给学生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眼光[N];南京日报;2010年

5 陈柱;沈东军:品读经典[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双生;“仅有分数还不够”[N];南京日报;2007年

7 缪志聪;“教给学生思考和决策方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郑晋鸣;不让一个孩子厌学[N];光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燕宁 通讯员  戴兴海 沈广东;让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自由飞翔[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双生 钱红艳;点燃创造的火花[N];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流网络管控系统分析与建模[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2 薛晓川;含隐变量的生物系统动力学:从单分子到细胞[D];清华大学;2009年

3 陈品一;基于艾滋病时空数据的防治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范智慧;油藏管理系统理论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王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曲然;区域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潘军峰;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9 邱德华;区域水安全战略的仿真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王彬;基于系统分析的住房公积金供需均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严晖;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连锁超市配送效率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2 刘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武烙

本文编号:138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8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