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物流内涵辨析

发布时间:2018-01-09 01:21

  本文关键词:旅游物流内涵辨析 出处:《物流技术》2014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物流 内涵 特征


【摘要】:着眼于旅游物流的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分析国内旅游物流主要学术观点,对旅游物流的内涵进行了基础性界定和辨析,首次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旅游物流概念。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tourism log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academic viewpoints of domestic tourism logistics, defines an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ourism log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logistics for the first time.

【作者单位】: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科研计划项目“工业旅游视角下旅游物流对旅游活动的作用研究”(JCZY1312)
【分类号】:F592;F259.2
【正文快照】: 1引言物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呈现出专业化、细分化的发展趋势,旅游物流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支,是物流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全新产物。旅游物流在我国正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但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专门服务于这一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文军;叶新才;;论旅游物流及其价值实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唐顺铁,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1998年03期

3 赖斌;彭其渊;杨丽娟;;对旅游物流的再认识[J];生产力研究;2006年10期

4 吉良新;林德山;;旅游物流辨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庆伟;;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长春ReBAM游憩景观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涂建军;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4 张佑印;马耀峰;赵现红;;中国一级城市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模式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5 韩一武;;太原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马晓龙,吴必虎;西安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7 马耀峰;梁旺兵;苏红霞;杨瑾;;旅华外国游客旅游消费偏好的实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8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9 张红,李九全;桂林境外游客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10 李创新;马耀峰;张颖;黄沛;;时空二元视角的入境旅游流集散空间场效应与地域结构——以丝路东段典型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杨丽;基于产品差异化策略的旅游供应链合作协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瑛;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名虎;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健;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闫玮;河南省国内旅游流空间扩散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银铃;基于游客流视角的沪港迪斯尼乐园竞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苏燕;湖北省游动率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磊;基于旅游资源解构与整合的旅游发展新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永明;中国入境旅游者多目的地空间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颖;泛西安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京晶;我国口岸城市入境旅游流西扩散与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峰;旅游系统规划—— 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1期

2 赖斌;杨丽娟;;旅游物流:从理论到实践的困惑与解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王鹏,戴学军;GIS的中国旅游流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年06期

4 邓明艳;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0年06期

5 陈娜,朱彦霖;第三方物流发展领域的探索[J];经济师;2004年11期

6 彭华;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年06期

7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年01期

8 唐顺铁,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1998年03期

9 杨亮;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山东经济;2004年02期

10 马耀峰,李旭;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流动态规律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岚;谈谈旅游真实性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陈启跃,王志民;论旅游专列线路的设计[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刘振礼,王建军;旅游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杨更生,吴纯渊;浅析人类旅游活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邹统钎,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旅游科学;2003年04期

8 谢彦君;;旅游体验的情境模型:旅游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9 谢彦君;;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卞显红;旅游目的地形象、质量、满意度及其购后行为相互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亚玲;旅游产品市场发展新契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生延超;旅游专列产品开发初探[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李炎 罗宁 莫锟;从“云南现象”看旅游图书的成长历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刘思敏 陈蓉;中国冬季旅游的“三极”格局(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陈鹰;旅游传媒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五大角色[N];江南游报;2007年

6 蒋水林;新兴市场亟待信息支撑[N];人民邮电;2006年

7 孙小和邋周云峰;步入“数字化旅游”时代[N];人民邮电;2007年

8 梁增贤;旅游虚拟经济时代的来临[N];中国旅游报;2008年

9 李慧;公益旅游为何成时尚[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刘;旅游体验的类型与效果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莉;我国城市换房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孙莹;中国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罗华;南昌市红色旅游景观现状分析与规划设计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淼;旅游群体规模与旅游体验质量:针对旅游群体成员间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曾兰君;旅游购物市场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6 谌文;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客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窦清;论旅游体验[D];广西大学;2003年

8 宋俊和;关于徒步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赵华;山西省老年旅游目的地市场开发的地理学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甜丽;旅游体验品质测量模型的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9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99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