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皮影中人物的造型与敷色
本文关键词:陇东皮影中人物的造型与敷色 出处:《大舞台》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陇东皮影影件种类繁多,而人物是其中最主要的影件,其造型通常可分为现实人物和神怪人物。作为影戏的一部分,人物造型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与其他场景影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所以在人物的造型和色彩上要充分考虑表演的客观需要。因此,当地的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平面化、艺术化、戏曲化的造型法则和概括化、象征化、程式化的敷色理念,为皮影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Abstrac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hadow pieces in Longdong, and the charact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m. Their shapes can be divided into realistic characters and genie characters as part of the shadow play. Character model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scenes in the limited space to serve the plot.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performance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modeling and color of the characters. Local folk artists in the long-term art practice, summed up a set of flat, artistic, theatrical modeling law and generalization, symbolization, stylized color application concept.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adow shadow.
【作者单位】: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11) 2011年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YB2011009)
【分类号】:J528
【正文快照】: 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在人物的造型与色彩表现上与陕西皮影一脉相承。但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造型方式和色彩表现形式。其在人物造型上基于皮影独特的表演方式,积极借鉴陇东剪纸等民间艺术的造型元素,运用平面化、艺术化、戏曲化的造型方式,来展现人物的身份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林燕;;论甘肃皮影艺术造型特色[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1期
2 王树生;;论唐山皮影的造型与色彩[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万婷;;陇东皮影的造型语言特征[J];艺术探索;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戚序;查海燕;;析綦江少儿版画造型特征[J];书画世界;2011年02期
3 王子眉;;浅谈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4 王梦;;浅析民间艺术的发展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宋剑锋;胡晨燕;;传统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新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6 苏虹;;论民间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7 赵志杰;;信阳民间美术造型元素在油画创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庞先超;;独具特色的内黄农民画[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郭秀;;陕西民间剪纸的符号语言类型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丁亚玲;;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蜕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們;;民间图形的现代审美与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郑立君;;论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志敏;;民族符号——标志设计中的“怀乡情结”[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俊鹏;;中国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鲍小龙;刘月蕊;;基于数码技术的蓝印花布图案创新设计研究[A];“佶龙杯”第六届全国纺织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徐广伟;东北渔猎先民原始图符纹饰在赫哲族中的传承与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梁智勋;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刘雁;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陈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余颖;村庄·民俗·民间美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金秀s,
本文编号:1406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0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