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02:33

  本文关键词: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 出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业 低碳发展模式 旅游地 节能减排 E系统


【摘要】:低碳发展是旅游目的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目的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将生态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构建旅游地4E系统(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其次,提出旅游地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须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协调、综合效益最大化、可持续性与节能减排优先5个原则。第三,从构建依据、发展理念、发展手段与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最后,以旅游产业能源系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环境系统与低碳旅游经济系统为核心,构建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tourism destination in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energy secur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xplor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of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factors into th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4E Energy- Economy- energy econom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cology- Environment). Secondl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follow the local condition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omprehensive benefit maximiz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priority 5 principles. Third, from the construction basis, development idea, development method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onstruction ideas low carbon development mode. Finally,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nergy system, tourism ecological system, environment system of tourism and low-carbon tourism economic system as the core To build a low carbon development model of 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4E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地旅游业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化及优化模式研究”(4130116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区域旅游业碳效率测评及优化模式研究”(13YJC63014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一般项目(13Bb02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0711)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项目(13JDZHC007) 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3SKL054)
【分类号】:F592.3;F205
【正文快照】: 0引言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旅游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凸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其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低碳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2 邓玉勇;杜铭华;雷仲敏;;基于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的模型方法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4 马勇;刘军;;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陈浩;郑嬗婷;储晓焱;;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7 魏敏;;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8 张敏;苗红;冯会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研究;2012年01期

9 石培华;吴普;冯凌;郑斌;;中国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与战略措施研究[J];旅游学刊;2010年06期

10 关海波;;旅游景区低碳发展模式探索[J];经济论坛;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勇;刘琳;唐湘玲;尹国耀;;乌鲁木齐市3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吴琳;姜含春;;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低碳化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3 刘刚;沈镭;;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4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5 王林秀;邹艳芬;魏晓平;;基于CGE和EFA的中国能源使用安全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4期

6 周荣华;郭凌;;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有效路径[J];改革与战略;2012年06期

7 宋杰鲲;贾江涛;;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动态协整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计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8期

8 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低碳城市建设路径研究[J];城市;2012年12期

9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10 束良勇;苏飞;;气候变化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方经贸;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国内外服务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进展[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2 史斌;王玲;;浙江省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以衢州为例[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峰;区域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多目标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张群;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康旭东;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潜力与波及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冯等田;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规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军;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10 张国英;区域能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宋镝;辽宁省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t,

本文编号:1417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17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3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