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互哺: 旅游城镇化的旨归
发布时间:2016-10-18 05:02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编者按 乡村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西部大开发、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先后实行,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取得成效。然而乡村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耕地减少、 环境污染、 乡村空心化等。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乡村地区城镇化转型,其作为新常态下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乡村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似乎能够解决传统工业城镇化引起的环境破环与文化遗忘等问题。那么到底这种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目标是怎样,实现途径有哪些特征,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如何?小编通过对孙九霞教授在《旅游学刊》与《地理研究》上的两篇笔谈进行整理,希望与读者一同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本文整理自孙九霞教授的两篇笔谈:[1] 孙九霞. 以可持续旅游统筹城乡:城乡间平等“互哺”[J]. 旅游学刊, 2011, 26(12):9-10.[2] 黄震方,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 地理研究, 2015, 34 (8): 1409-1421.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城乡统筹首先要摆正城与乡的平等意识 自2010年国务院发表一号文以来,城乡统筹的话题不绝于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引发了诸多讨论和尝试。众多理论研究强调新发展观下的城乡统筹是“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但城乡统筹的本质是什么?城与乡之间的关系为何?又如何统筹呢? 孙教授认为城乡统筹的本质在于消除城乡差别、消除城乡二元格局,促进乡村城市化,还农民以公民待遇,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城和乡之间的关系在于统筹或者协调。 但目前大多数观点都将乡村看成是现代和发展的对立面,希望乡村通过发展能够拥有城市的资源、环境条件和设施;认为在统筹中有主次之分,强调城为主、乡为辅,城市带动乡村。因为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已有规律,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经历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发展过程。 如果城乡统筹仅仅拘泥如此,难免有点“旧瓶装新酒”的意味,难以有彻底突破。上述导向隐含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喻示了农村和农民的弱势状态,似乎其唯一出路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乡村发展的唯一出路吗? 有人提出“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把传统乡村变成现代乡村”,但因缺乏针对性的措施而难以落实,在实践中也往往回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老路上。面对困境,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将在城乡统筹的实施过程中大有作为。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背景下的城镇化是以保存乡村特征为前提的。农民身份的去留都不重要,他们可以转化成市民,就地实现旅游城镇化。具体而言,社区主人的户籍可以改变、观念可以改变,职业可以转向服务业、经济结构也可以多元化。但是,乡村的物质景观不能变为城镇,乡村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保留,传统的工艺和文化也必须予以传承和保护。否则,旅游村变为旅游镇、旅游城,农民成为逐利小商人,农业彻底萎缩。对游客而言,无异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其吸引力将会迅速减弱,乡村旅游业将走向衰败。 因此,乡村旅游的社区需要社区、政府、企业等各利益主体的参与,紧紧抓住“三农”特性、守住乡土性,以“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参与到旅游产业中,以原汁原味的乡土、淡然自信的心态纳入到社区发展过程中,以此作为旅游资源禀赋好的中国乡村应对全球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农民、农业、农村作为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的基本要素,反而能够成为社区参与的重要依托和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新思路。作为社区的主人,农民是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作为社区旅游的场域,农村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作为乡村的生产方式,农业是乡村旅游的产业支撑。守住人,留住文化,便保得住“乡土” 李克强总理于2013年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城市化要以人为核心,新型城市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以保护农民利益。 以往中国的乡村城镇化主要道路可概括为“农民进城”、“工业下乡”和“就地转非”。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在城市的集中布局,引发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民“离土离乡”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另一方面,乡镇工业的发展,使农民“洗脚上田”、“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成产业工人。还有一部分地区,在城市规模扩张的推动下,部分农民户籍改变,直接转化为市民,这样的城市化仅仅停留在身份的改变。在上述发展机制的导向下,农民的出路只有离开,不是离开土地就是离开乡村。 而旅游业的到来,为地处边远、远离中心市场、缺乏资金和人才的乡村地区,带来了“不离土不离乡”的新型发展道路。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纷纷参与到旅游发展中,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出售特色农产品和工艺品,展示民族歌舞、地方性文化等。这样他们不但不用“离土离乡”,而且还能够紧紧依托“乡”和“土”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并寄托城市人的“乡愁”。乡土性和乡村性再也不是现代化序列下的落后象征,而是极具旅游吸引力的乡村魅力。从城市反哺到平等“互哺” 孙教授指出,以可持续旅游统筹城乡,能够实现“城”与“乡”之间的平等“互哺”。这既是旅游的本质使然,,也是城乡统筹的真谛。 一方面,身处水泥森林中的旅游者不断地到处寻找古朴、原始而又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乡村,越具乡土气息的目的地,便越能得到游客的青睐。旅游的本质在于寻找差异、考察异文化、体验异域风情,与城市生活差异越大,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就越高。 另一方面,城乡统筹在于消弭城乡之间的鸿沟,城里人与农村人能够和谐互动,城市在带动乡村的同时也在接受着乡村的赐福。城市吸纳着乡村的资源,乡村的低碳排放间接保护了城市的环境,乡村土地的低度利用平衡了城市的过度开发。 虽然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产业等要素会向乡村流动,但城乡之间不是简单的城市带动乡村、反哺乡村甚至施舍乡村,而是平等的互哺关系。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乡村,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体系,是城市的过去,同时也是城市的未来,是迷失于现代化洪流中的城市人的心灵家园。“你来我往”,城乡“互哺” 在某种程度上,旅游城镇化成为不少乡村的发展路径。这种城市化有别于工业化或者单纯的劳力向城市转移,其本质是保存乡村特征和乡土特色。这类城市化,既可以保存传统文化,又可以实现农村的发展,还能够实现人的现代化。通过主客之间的良好互动,城里人和乡村人之间建立起程度不同的亲友关系。 当然,并非所有的旅游形式都能够担当此任,只有可持续的新型旅游业才能起到很好的城乡统筹作用。可持续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通过旅游要素的介入,使得城与乡之间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城里人去乡村寻找田园和乡土;乡村人到城市去了解现代化和高科技。“你来我往”,这是城乡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交融,不是谁反哺谁,而是互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不需要单纯的城市对乡村欠债的补偿,他们需要在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条件下,从容应对八方来客,并从容走向都市头。总之,在城与乡之间移动的旅游流是城乡统筹的现代模式。旅游“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旅游建构的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城市对乡村的依恋,乡村对城市的润泽。
内容编辑:村委会小编WCL,XYX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微信:xnssmzctcl小村落,大问题古村落,新空间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