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暨“乡愁中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
本文关键词: 中国民俗文化 发展报告 民族民间 山东大学 文化遗产 发展中心 国务院参事 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部 山东省 出处:《民俗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4年1月,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方辉院长主持,张士闪教授发布《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李文亮副主任、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刘德龙主任、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等出席并给予高度评价。该报告属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由张士闪教授主持,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为合作单位,按年度编写、发布并出版。《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分为总报告
[Abstract]:On January 2014, Fang Hui, Dea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ided over. Professor Zhang Shisin released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2013." Vice Director Li Wenliang, China National Studies Center, Counsello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Director Li Song, National and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Development Center, Ministry of Culture. Liu Delong, director of the committe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Professor Gao Bingzhong of Peking University attended and spoke highly of the report. The report is part of 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Development report (cultiv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is chaired by Professor Zhang Shisin. The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nd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a cooperative unit, which is compiled, published and published annually. <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2013 > is divided into a General report
【分类号】:K892.2
【正文快照】: 2014年1月,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方辉院长主持,张士闪教授发布《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李文亮副主任、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刘德龙主任、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等出席并给予高度评价。该报告属于教育部哲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国珍;;执政党必须重视民俗文化建设[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2 马兴国;;中国民俗在日本[J];文史知识;1997年03期
3 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张举文;;跨出局内人的眼光:民俗传统的释义与重构[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赵箭平;;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的理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6 张轶;中国民俗文化特征初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三)[J];中外文化交流;1999年04期
8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二)[J];中外文化交流;1999年03期
9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出版[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2年01期
10 王政;论中国民俗文化的美学表现形态(下)[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自昌;;香包民俗产业为民间文化开辟了广阔前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钟敬文;;葫芦是人文瓜果[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3 陈艺;;农村民族民间艺术团的地位和作用[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赵行良;;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5 孙其光;;试谈民间庙会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作用[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6 郝兆祥;褚衍超;李峰;王艳芹;;石榴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象征意义[A];中国石榴研究进展(一)[C];2010年
7 黄阜生;;群众文化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8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江都;;在弘扬中保护 在创新中发展[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10 陈元龙;;培育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几点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阮春生 徐晓军;青田华侨将中国民俗文化带出国门[N];丽水日报;2011年
2 记者 刘慧 陈培华;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开幕[N];浙江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仲斌;全力建设“中国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4 巴山;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功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丞 实习生 刘洋 刘璐;民俗文化如何“闯市场”[N];济南日报;2007年
6 涂俊明;39348——34593=……[N];华东旅游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举行《国花牡丹档案》和《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首发式[N];河南日报;2008年
8 孟苗;《2008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出版发行[N];山西日报;2008年
9 尹江勇;《河南文化蓝皮书》昨日发布[N];河南日报;2008年
10 蒋兴华;全国政协民宗委调研组到我省调研[N];贵州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邓文华;海峡两岸数字艺术产业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曲文波;中国文化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杨永生;中国文化产业作用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世龙;中国民俗文化的“现在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刘永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丁瑶;文化产业及其当代性的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陆桂林;贵州乡村旅游中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与人口素质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任剑乔;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范明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培;文化公共性理念研究及其实践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江玉兰;产业链视角下湖南动漫产业盈利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江玉兰;产业链视角下湖南动漫盈利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张帆;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6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4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