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以济南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25 23:18

  本文关键词: 旅游城市吸引力 引力模型 IPA分析 济南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城市抽样出游人次、旅游城市时间距离、旅游城市吸引力和接待来访城市游客所占比重4因素,将Crampon L J引力模型和IPA分析法相结合,对济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根据IPA分析结果将济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划分为4种类型:第Ⅰ类为最重要客源市场,第Ⅱ类为优势客源市场,第Ⅲ类为潜在客源市场,第Ⅳ类为机会客源市场.最后,依据4类客源市场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济南旅游城市吸引力.第Ⅰ、第Ⅳ类市场要以保持现状,避免出现负面影响为宜;第Ⅱ类市场要以总结经验,增强旅游城市吸引力为重点;第Ⅲ类市场注重旅游市场挖掘,同时突出对目的地可进出性宣传,缩短潜在旅游者的心理距离.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four factors: the number of city tourists, the time distance of the tourist city, the attraction of the tourist c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urists who visit the city. The Crampon L-J gravitational model is combined with the IPA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mestic tourist market of Jina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PA analysis, the domestic tourist market of Jinan i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the fir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urist market, and the second is the dominant one. The third category is the potential tourist market, and the fourth type is the opportunity marke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types of tourist marke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Jinan tourist city. The fourth market should keep the status quo and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s. The second type of market should focus on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enhancing the attraction of tourist cities. The third market pays attention to the mining of tourism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emphasizes the publicity of 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 and shortens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of potential tourist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0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旅游城市吸引力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内在支撑力量.旅游城市吸引力要素多种多样,有文化要素,环境要素,交通要素等.旅游城市一方面以自身城市风貌、建筑特色和环境氛围等有形要素吸引四面八方旅游者前来访问;另一方面它以自身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感知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山;王铮;钟章奇;;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2 张凌云;旅游地引力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研究;1989年01期

3 晋艺波;;基于引力模型的上海入境旅游实证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郭为;;入境旅游: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3期

5 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6 车裕斌;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模型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3期

7 王亚辉;明庆忠;吴小伟;;基于IPA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以扬州东关街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山;阎伍玖;;偏远农村地区背包旅游安全问题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2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3 邱根宝,任黎秀;入境游客对黄山旅游的体验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叶小青;;浙南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浙江遂昌县长濂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5 徐菁;沙润;靳诚;;旅游体验失真的内在形成机理及对旅游业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6 殷红卫;黄震方;;中国大学城的旅游开发初探——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7 庄秀琴;;江苏省洪泽湖区发展湿地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8 杨晓峰;汪威;张立群;;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黄俊生;张明举;杨波;;“木桶理论”与振兴西部旅游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0 黄辉;;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计算——以南麂列岛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咏梅;连小平;;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旅游地评价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薛丹;;浅析江苏省江岸、海岸旅游资源开发——以泰州、南通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邱小樱;陈云飞;卢凤萍;宋立;;运河长江交汇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宁镇扬旅游区域发展研究之一[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吴小天;;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5 杨玉义;项品辉;徐光良;严力蛟;;依托风景名胜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东吴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周玉翠;;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8 张文磊;周忠发;;全域体验开发模式 区域旅游开发的新途径[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毛长义;;西藏农牧民介入旅游业的模式及其效应分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4期 总第18期)[C];2005年

10 危红梅;张忠慧;梁会娟;;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太室山、少室山旅游线路游客承载量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7届年会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肖随丽;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景区游憩承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雪瑞;旅游资源整合评价分类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艳辉;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秀清;张家界旅游罩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广宇;山岳型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及其调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和西芳;陕西帝王陵墓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涛,罗宏宇;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1期

2 钱树伟;苏勤;郑焕友;;历史街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度的关系——以苏州观前街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3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4 王铮,周嵬,李山,王瑛,黄涛,蒋轶红;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5 汪侠,顾朝林,梅虎;旅游景区顾客的满意度指数模型[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6 汪宇明;高元衡;;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7 李山;王铮;;适度旅游圈时空规模的可计算模型[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8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孙天宇;;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J];地理学报;2010年02期

9 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年02期

10 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地理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爱军;旅游吸引力及引力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马秋芳;西安游客旅游消费空间特征及其花费影响因子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筱;开拓跨世纪的三峡旅游客源市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3期

2 阎希娟;西安国外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与拓展[J];人文地理;2001年02期

3 宣国富,陆林,章锦河;安徽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王丽萍;连云港市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卓凤仙,阮伟利,吴健平;海南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汪明林;涪陵旅游客源市场分析、预测与定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杨晓霞;关于重庆市开拓韩国旅游客源市场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8 赖文凤;台湾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与开发浅谈[J];经济前沿;2003年05期

9 蒋述东;重庆市南岸区旅游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及开发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院玲玲,杨太保;兰州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如山;;福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亲福度和竞争态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程红;;乌鲁木齐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英之;姜静娴;叶彦博;;上海世博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与拓展策略研究[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立生;;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划分理论的应用及比较[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5 卞莹莹;;宁夏旅游客源市场的初步分析及扩大客源市场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臧留鸿;阿不都卡;帕提古力;;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吴必虎;李坚诚;;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几个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8 周洁如;;我国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探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9 宋增文;钟林生;;青海省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翁孟迁;;突破海南高端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瓶颈[A];当代海南论坛’2011冬季峰会——让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海南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广西记者 邝伟楠;台湾成广西重要旅游客源市场[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记者 闫冲冲;大力开拓北美旅游客源市场[N];黄山日报;2013年

3 吕中;苏浙沪成为最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本报记者 石凯;开拓旅游客源市场[N];焦作日报;2009年

5 驻福建记者 吴健芳;共促闽港旅游客源市场新突破[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吴蓉;蛋糕”没变分食者众[N];吉林日报;2005年

7 山东省旅游局 梁文生;日韩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李丹;邓小平故里着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N];广安日报;2006年

9 经济视点报记者 胡钰;豫吉合作 做大区域旅游客源市场[N];经济视点报;2008年

10 通讯员 王磊;我市旅游客源市场拓展基石牢固[N];焦作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扬;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江西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和丽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陶春峰;鄱阳湖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D];南昌大学;2005年

4 谭莉梅;河南省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分析及发展对策[D];河南大学;2006年

5 史娜;山东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闵冬梅;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烨;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应军;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小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郭彩霞;四川古镇旅游客源市场与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3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63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