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时空分析与协调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旅游业 经济效应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 协调性 时空分析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其产出规模和就业容量均位居世界经济产业的前列。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在我国才起步,作为一项产业逐渐得到各级部门重视。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发生了巨大转变。由于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不断提高。随着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影响的不断深入,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探究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旅游业与环境间关系的文献较多,而旅游业社会效应类的文献较少。以往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发展间关系时,大部分是探究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得出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或是验证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方向进行确认,并未探究不同条件作用下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在研究旅游业与社会、环境关系时,定性分析较多,缺少定量研究。鉴于此,本文将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中,科学分析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及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目的,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作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年鉴中旅游业指标数据、经济指标数据、社会指标数据、环境指标数据和影响经济增长控制变量为基础数据,以人文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相关的理论为主,结合经济增长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耦合协调理论,综合运用经典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等计量研究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0~2014年国内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入境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专业化程度差异化的条件下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时空演变趋势、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关系机理和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性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分析。论文共包含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节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原因、研究目的、研究所需要的理论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简要的概述。根据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并通过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实现深入的探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对文中的核心概念、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及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文献述评,同时对比分析。并对文中运用到的人文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进行介绍,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研究与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旅游业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首先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运用计量学方法估计旅游业的经济效应。计量分析中运用最小二乘法、多种形式的全域空间计量模型、局域空间计量模型等计量方法估计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研究期内各省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二者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对旅游业经济效应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并深入研究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时空演变规律。综合各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旅游业经济效应的时空演变趋势,判断旅游业是否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第四章是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和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构建旅游业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和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系统的指标体系,根据熵值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首先对五大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进行多角度分析,其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与其它四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旅游业与其它系统协调性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五大系统综合评价值和旅游业与其他系统间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得出影响旅游业与其他系统协调性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案例分析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是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根据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大小和旅游业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区域综合系统的协调水平,选择三类地区进行案例分析,为旅游业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作用,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和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章是结论与创新。对全文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同时对如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作用、如何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和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做进一步的总结。此外,对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小结。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 the increase of leisure tim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irst big industry in the world . The paper reviews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our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economic , social ,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 It also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economic , social ,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 Chapter 6 is the conclusion and innovation .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 and innovation . At the same time , the conclusion is summarized . At the same time ,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ourism , how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 social ,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can be further summarized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秋雨;朱麟奇;刘继生;;中国城市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及空间溢出性[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01期
2 包富华;杨尚英;;2000年以来国内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回顾[J];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05期
3 高杨;马耀峰;刘军胜;;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发展类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4 彭邦文;武友德;曹洪华;李松志;王辉;;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02期
5 李秋雨;朱麟奇;刘继生;;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6 钟丹萍;;旅游业发展对古镇的社会影响研究——以浙江西塘古镇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35期
7 翁钢民;李凌雁;;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我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10期
8 刘军胜;马耀峰;吴冰;;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动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面板数据[J];经济管理;2015年03期
9 熊鹰;李彩玲;;张家界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3期
10 高楠;马耀峰;;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时空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伟;旅游业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飞飞;拉萨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2 刘燕雨;不同区域尺度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95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9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