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形象“拼图”及测评方法
本文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拼图过程模型 维度 属性 测评指标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借用拼图和七巧板概念进一步阐释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义、维度和属性,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拼图过程模型,提出可用于对比研究目的地形象的测评指标体系,并以中国国际旅游形象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自己大脑中获得的有关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零片"进行"拼图"的结果.(2)"拼图"过程是导致目的地形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根本原因,也是目的地形象策划和形象营销能产生市场劝说作用的依据所在.(3)目的地形象可划分为旅游吸引物、基础设施、休闲和娱乐、环境和地方氛围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的属性.(4)旅游者了解的目的地形象维度越完整、每个维度的属性越丰富,其对目的地的形象拼图结果越接近目的地实际情况.(5)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包括零片阶段、拼图阶段、情感评价和意动等四个阶段及自发拼图形成原生形象、自觉拼图形成认知形象和修正拼图形成整体形象3个渐进过程.(6)目的地形象可用Dm、La、H、E和D等指标定量测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logy, using the concepts of jigsaw puzzle and jigsaw puzzle, the definition, dimensions and attribute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are further explained, and the process model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uzzle is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to compare the image of destination, is put forwar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mage of "destination" is the result of "jigsaw"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one's brain about tourism destination. Cheng is the 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stination image, The root cause of diversity and dynamics is also the basis on which destination image planning and image marketing can produce market persuasion.) destination image can be classified as tourism attraction, infrastructure,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Environment and local atmosphere, each dimension contains different attributes. 4) the more complete the destination image dimension, the richer the attributes of each dimension. The result of image jigsaw puzzle of the destination is closer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5)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image of the destination includes four stages: zero slice stage, jigsaw puzzle stage, emotion evaluation stage and intention movement stage, and the spontaneous jigsaw puzzle forms the original image. Cognitive image formation of conscious jigsaw puzzle and formation of whole image of modified jigsaw puzzle are three gradual processes. 6) the destination image can b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DmMU Laan Heng E and D indexe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15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673)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文春艳;李立华;徐伟;张清兵;;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6期
2 廖四顺;;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7期
3 吴剑;吴晋峰;吴姗姗;王云弟;;初访客与回头客的中国旅游感知形象对比——以旅华欧美游客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7期
4 王宪礼,肖笃宁,布仁仓,胡远满;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1997年03期
5 沈雪瑞;李天元;;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金龙;;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2 蒋平平;赵鹏祥;徐国策;李吉平;;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景观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3 郭晶;;环境蠕变问题研究动态——天津滨海湿地退化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4 王玲;吕新;高秀平;;石河子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5 罗林;张双;李建国;;重庆市主城区、乡村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研究——以重庆市梁滩河流域(沙坪坝段)、高滩河流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6 孙艳玲;郭鹏;;基于RS和GIS的天津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7 赵慧颖;李成才;赵恒和;田辉春;宋庆武;寇志强;;呼伦湖湿地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7年05期
8 景娟,王仰麟,彭建;景观多样性与乡村产业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程好好;曾辉;汪自书;简霞;;城市绿地类型及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深圳特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王雪军,程春满,杨建新,孙玉军,付晓;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累积环境效应[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晓燕;胡孟春;曹学章;;湿地生态保护评价研究述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唐晓燕;胡孟春;曹学章;;湿地生态保护评价研究述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4 彭建;王仰麟;张源;李卫锋;吴健生;陈大为;;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慧颖;乌力吉;郝文俊;;气候变化对呼伦湖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
本文编号:1520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2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