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张家口地区古城旧堡踏勘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06 06:05

  本文选题:张家口地区 切入点:古城 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08年,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组织了对张家口地区十余处古代城址(亦包括与张家口相邻的山西几处古城址)的踏勘和考察,在此基础上撰成此文。文章对桑干河流域的山川河流分布、地貌特征、历代交通路线、城址的外部形态、平面结构、选址特征以及与周边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并指出:由于桑干河流域半农半牧地区的地理特征,导致在历史时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使得在不同时代由不同民族、不同统治集团所主导的城市建设,具有迥异的风貌。即使是同为中原农耕王朝的汉、唐、明三代,山后地区的城市选址也各有特色。概括而言,汉代的城址,多位于较大河流的河流阶地之上,周围开阔而城址规模较大;而唐代的广边军、怀安县等城址则选择于山间小盆地中,周围地势狭隘;明代城址规模宏大,但多靠近边境与边墙,与汉代相比,则更多地从军事角度着眼。这一差异性体现了城址选择机制中的人文因素。
[Abstract]:In 2008,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Ancient Map Research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organized a survey of more than ten ancient city sites in Zhangjiakou (including several ancient cities in Shanxi adjacent to Zhangjiakou).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 paper makes this article. The distribution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ffic routes of the past dynasties, the exterior form and the plane structure of the city site in the Sanggan River Basin ar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te selection and its in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mi-rural and semi-pastoral areas in the Sanggan River Basin, large-scale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occurred many tim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which was dominated by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ruling groups in different times, had different styles and features. Even the cities of Han, Tang, Ming and Shanhou areas, which were the same as the Central Plains farming dynastie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a nutshell, the cities in the hind areas also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an Dynasty, most of the city sites were located on the river terraces of the larger rivers, with a large scale and open surrounding areas. However, the sites of the Tang Dynasty, such as Guang#china_person0# and Huai'an County, were chosen in small mountain basins with narrow terrain. The Ming Dynasty city sites were large in scale. However, more close to the border and the side wall, compared with the Han Dynasty, more from a military point of view, this difference reflects the city site selection mechanism of the human facto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87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继民;赵桓子都代考[J];河北学刊;1999年01期

2 刘建华;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古城址调查发现与研究[J];文物春秋;1993年04期

3 贾芸;宋志刚;李芳;闫玉光;李现云;;河北蔚县张南堡西汉墓[J];文物春秋;2008年03期

4 韩立基,贾晓;代王城城址调查报告[J];文物春秋;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夏宇旭;;浅析辽代农业科学发展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8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9 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流通与城市发展[J];安徽钱币;2005年01期

10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3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 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孟广耀;;乌古敌烈部的经济状况及社会性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8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张云涛;;试论潭柘寺宗教与传承[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10 郭超;;浅谈北京古都中轴线的发展历程及其保护[A];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海峰;燕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秀洪;五代乡情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志勇;五代科举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宇;“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绘制技法与保护方案探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闫英华;山东盗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J];文物;1985年01期

2 刘建华;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古城址调查发现与研究[J];文物春秋;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乃昂;何彤慧;黄银洲;冯文勇;程弘毅;;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3期

2 陈金梅;北票黑城子古城址出土一枚元代官印[J];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01期

3 李并成;;甘肃境内遗存的古城址[J];文史知识;1997年06期

4 魏坚;曹建恩;;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石城址初步研究[J];文物;1999年02期

5 刘东亚;;河南鄢陵县古城址的调查[J];考古;1963年04期

6 吴宗信;;辽饶州故城调查记[J];考古;1980年06期

7 华泉;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学术讨论会侧记[J];史学集刊;1982年04期

8 郑永振;和龙县龙海古迹调查[J];北方文物;1983年02期

9 张小平;大余县发现西汉南野古城址[J];南方文物;1984年02期

10 朱永刚;;吉林省梨树县二龙湖古城址调查简报[J];考古;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杰;;晋陕冀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2 于希贤;;学习徐霞客精神,探索抚仙湖水底古城遗址[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雍际春;;殷都安阳的文化史意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孙敬明;;莒文化中心地形成发展与延续[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社教;;也谈汉长安城斗城之来由[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徐广源;;刍议清陵中的差异及其原因[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7 许顺湛;;中原第一城——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古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肇清;;再论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古城的性质[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逄振镐;;山东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其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刘文学;王金岭;;黄帝族探源与中华第一古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舒立 罗晓光;麻城发现一批古遗址[N];湖北日报;2009年

2 记者 喻兰 实习生 司小娟 张珊;我州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N];昌吉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邱京华邋记者 胡晓军;江西靖安文物普查获重大发现[N];光明日报;2008年

4 童超贵 刘厚学 陈刚;四千年前古城址现身云台山下[N];新华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裴礼辉;打造文化品牌 提升文化实力[N];闽北日报;2009年

6 王守航;丹东发现两千年前古城址[N];文汇报;2000年

7 记者 徐蕾;我省新发现29018处文物瑰宝[N];南昌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晓敬 郭宝平;在沈阳辽中找到谜一样的“辽阳县”[N];辽宁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杜淑琴;昌吉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去年调查文物点181个[N];昌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胡全胜 实习记者 王淑婷;全力推进州直文物普查工作[N];伊犁日报(汉);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郑伟忠;浙江采石文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鑫;延边地区渤海遗址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3 武慧华;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高江涛;二里头遗址与夏都[D];郑州大学;2003年

5 郭继艳;川滇地区石棺葬的区域类型[D];四川大学;2002年

6 马峻华;沣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孙伟;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通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73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73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