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互动式高职旅游人才培养
本文选题:旅游 切入点:校企合作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旅游类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找到适合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不仅关系到高职旅游院校的生存,更事关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文章根据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国内外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教学组织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构建"互动式"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途径。
[Abstrac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tourism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specialt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ow to find a suitable mode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ourism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college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Beij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mode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ets 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ways to train talent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教研室;北京工业大学通州分校;
【分类号】:F590-4;F5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淑娟;宋惠敏;;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J];企业研究;2010年14期
2 佟晓慧;;校企合作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意义[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S1期
3 檀亚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赵纲;;构建旅行社行业“互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年06期
5 王淑娟;;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竞争力提升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张泽建;;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陈静;王丽华;;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8 苏勇军;;宁波市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李志辉;;校企合作是河南旅游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J];消费导刊;2009年13期
10 杨芳;;构建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平台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一;;校企合作 探索中国餐饮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A];2003中国餐饮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超;赵立民;张欣欣;;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新过程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维;吴丹娃;张脉惠;程小泉;鲍玉蝉;;气象服务在安徽旅游业中的作用与效益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公共气象服务政策体制机制和学科建设[C];2011年
4 吴世光;;开发与利用是遗产保护的基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5 汪亚莉;;发展旅游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6 胡邦曜;梁将;;紧贴企业需求探讨职培途径,创建职业院校服务企业新模式[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水泉;;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初探——以绍兴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沃斌峰;;中外旅游职业教育比较研究[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9 曲小溪;肖贵蓉;王乐;;资源外包的经济学解释及旅游中的资源外包[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10 汪亚莉;;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努力把衢州打造成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赵s,
本文编号:1622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2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