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社会、学校与家庭:民国人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引介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8-03-30 10:58

  本文选题:民国 切入点:博物馆 出处:《东南文化》2014年01期


【摘要】:博物馆观念自清末被引入中国以来,清季士人及民国知识分子皆对其教育功能有所体悟、发挥和实践。以"开民智"、"倡实学"为目的而被晚清士人所乐道的博物馆,于民国期间又演化出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功能,这既是民国人对博物馆教育功能引介和思考的结果,也应该成为今日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之基础以及自身学术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全面细致梳理民国时期中国博物馆学发展概貌之后,才能对当下中国博物馆学的学术现状与不足产生深刻明晰之认识。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museu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oth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ve realized, brought into full play and practice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museum. The museum was enjoyed by the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or the purpose of "opening up the people's wisdom" and "advocating practical lear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were also evolved,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museum by the peopl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should also be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eology toda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academic tradition. Only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seology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ly then can we have a deep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academic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ese museolog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深圳博物馆;
【分类号】:G26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志刚;博物馆与中国近代以来公共意识的拓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梁吉生;;旧中国博物馆历史述略[J];中国博物馆;1986年02期

3 史吉祥;;应当开展民国时期博物馆史研究[J];中国博物馆;2012年01期

4 徐玲;;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构建[J];文博;2012年01期

5 陈春晓;;博物馆视角下的近代中国知识体系的蜕变[J];中原文物;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芳;盛海涛;;博物馆功能与观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2 于康唯;张威;;浅析博物馆防盗报警系统的漏报误报[J];安防科技;2009年02期

3 胡雪峰;;浅析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王丽娟;;柳亚子咏侠词略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刘建华;王兴龙;;浅论中国近代史中的右与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储天虎;;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对帝国主义的批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7 石文玉;;超然于新旧之间的一次思想努力——张之洞《劝学篇》的写作背景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李云鹏;;近七十年来中国博物馆教育研究述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刘亚萍;;从甲午诗歌看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吴洪成;张艳芳;;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琼;;针对视障观众的博物馆展厅信息无障碍研究[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王娜;;数字化服务与博物馆的新发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3 彭昕;;数字视频影像在首都博物馆的发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4 贾轶雯;;浅谈博物馆与“人文奥运”环境的构建[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方妍;;关于博物馆旅游的几点思考[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珠江;;电脑游戏——可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所用的新载体[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晨;;浅说博物馆合同若干问题[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颜鹏;;关于国际友谊博物馆“迎奥运新中国外交礼品特展”项目立项的几点思考[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朱熠;;中国邮票博物馆与集邮[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果美侠;;以点带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博物馆宣教工作——以故宫博物院为例谈当代博物馆特色宣教活动的启示与反思[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孟庆金;现代博物馆功能演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艾崧;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改革新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大怀;洪炳文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淦;《百家讲坛》带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海;博物馆文化视觉识别设计应用与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张辉;《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江;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创始和民国时期的初步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4期

2 李竹;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4期

3 吴峥嵘;;百年“标本唐”[J];档案春秋;2007年02期

4 梁吉生;;旧中国博物馆历史述略[J];中国博物馆;1986年02期

5 傅振伦;;河北省博物馆事业史略[J];中国博物馆;1986年02期

6 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5年02期

7 徐玲;;战时的缪斯殿堂——中国西部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10年04期

8 段勇;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5期

9 王秀田;;《妇女杂志》研究探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1期

10 马敏;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玉华;;浅谈讲解队伍建设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J];才智;2011年22期

2 李莹;;有意、有趣、新颖——记“老少”博物馆夏令营[J];北京观察;1994年06期

3 郭蓓;;浅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4 付宁;;新时期内蒙古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再思考[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01期

5 强跃;;以创新推动博物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J];陕西综合经济;2008年06期

6 吴玲;;论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黄少明;我国早期“图博合一”的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4期

8 于连荣;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05年02期

9 蒋华;;略论适合中国国情的博物馆机构设置[J];中国博物馆;1986年02期

10 淀冰;;中国博物馆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刍议[J];中国博物馆;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江波;;论博物馆商品的开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崔成志;;浅谈社区与博物馆的相互作用[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田静;;论博物馆的五种意识[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俊琴;;浅谈博物馆与社区发展[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葛金根;;博物馆参与社会的思考[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夏岐泓;;制定政策 采取措施 支持和扶植民营博物馆的发展[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张礼智;;法律·体制·理论——关于博物馆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建军;;观众的需求是博物馆发展的动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王莉;;博物馆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吴高彬;;博物馆与当代社会[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爱珍;我市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出台[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主办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 撰稿 吴兵;地方民族特色鲜明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郑其婷;又一批博物馆免费开放[N];新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宋佳p,

本文编号:1685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85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