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04 22:00

  本文选题:生态旅游系统 切入点:运行机制 出处:《资源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生态旅游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生态系统(SESs)理论作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为试点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SESs框架下,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旅游社会-生态系统(E-SESs),并探讨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1)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属性,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试点区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2)试点区生态旅游系统由管理、运营、社区参与和公众支持4个子系统有机构成,以实现四维目标;(3)从系统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系统运行机制包含政府主导、分区利用、绿色运营、游客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公众支持7个方面。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Abstract]:Eco-tour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area of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of the three rivers. As a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the social-ecosystem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pilot area.Under the framework of SES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of ecotourism in the pilot area of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system, and probes into its operation mechanism.The study shows that in view of the nature of national park resources, it is reasonable and necessary to apply the social-ecosystem theory to the study of eco-tourism in the pilot area) the eco-tourism system in the pilot area is managed and operated.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support are organically composed of four subsystems to achieve the four-dimensional goal. (3)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ystem variables, the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government leading, zoning utilization, green operation, tourist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tc.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ublic support in seven areas.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27) 环境保护部项目(国家公园体制研究)
【分类号】: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发生;武汉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初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0期

2 梅丽兰;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经营构想[J];企业经济;2000年03期

3 杨一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生态旅游》评介[J];思想战线;2000年01期

4 侯冲;宗教生态旅游与21世纪人类文明[J];思想战线;2000年05期

5 王谢勇;大连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思路[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林爱平;社会生态旅游初探[J];福建地理;2000年02期

7 李晓莉;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发展原则[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01期

8 李春生,娄玉芹,穆桂松;关于发展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陆新明;生态旅游,县级经济新的增长点——分析“阳朔生态旅游现象”[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0年10期

10 罗永常;生态旅游与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芙蓉;;福建省生态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封毅;封钦;;发展贵州生态旅游 推进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李乐京;;重视生态旅游,促进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朱苹;;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的探讨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安娜;;生态旅游的内涵——以自然为基础[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国祥;;简论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条件及其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王燕;;论完善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律制度[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刘敦荣;王红霞;刘英;;生态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科学概念[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晔;;基于泛化现象的生态旅游分类[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宋瑞;;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启示[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 云;不要让海洋生态旅游失去善意[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龚利仁;生态旅游你知多少[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生态旅游能否一路走好[N];中国旅游报;2001年

4 国家旅游局 驻悉尼旅游办事处;生态旅游——澳大利亚先行一步[N];中国旅游报;2001年

5 苑坚 宋常青;别让生态旅游走了样[N];中国旅游报;2001年

6 曹新向;城市生态旅游基本原则[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张玉钧;生态旅游管理框架分析[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李明德;生态旅游的三大分歧[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高峻;生态旅游:关注环境承载力实现和谐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昆宝军;生态旅游的喜与忧[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及其生态旅游设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鲁小波;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吴易明;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程励;生态旅游脆弱区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于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苏萤雪;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方向及基于环境伦理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桂英;生态旅游的文化意蕴[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光;生态旅游理论与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D];延边大学;2000年

3 闫守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璇璇;我国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讨[D];扬州大学;2007年

5 宋云禄;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展望[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苏磊;日本のエユッ0辚芝啶蝪z展及び中国へのUS示[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盛辉;崇明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光伟;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观光农业开发的思考与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何育凤;甘肃植物七彩丹霞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董树丽;神农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11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11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