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本文选题:吉林省 + 旅游文化 ; 参考:《企业经济》2014年12期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兴衰成败;旅游是文化价值表现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化的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方式也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在这一过程中,旅游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优势,打造地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推动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吉林省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Abstract]:Culture is the soul and pillar of tourism, which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success or failure of tourism in a country or region, and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ulture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lasting vitality and attrac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age of mass tourism, and the mode of tourism has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sightseeing to experiential tourism. In this process, tourism consumers more pursue a cultural experience. Depend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local resources, it is the key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Based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tourism culture brand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culture brand,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culture brand in Jilin province.
【作者单位】: 长春光华学院旅游管理系;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本土文化的保护研究”(批准号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1]D314)
【分类号】:G127;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志;鲜乔蓥;;旅游文化功能转换与旅游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转型[J];山花;2008年11期
2 李玉明;王丽萍;;历史:旅游文化的“魂”[J];大家;2011年02期
3 黄正和;曾章琴;;四川更加美丽 60集大型旅游文化系列电视片《中国·四川依然美丽》主题歌[J];歌曲;2012年02期
4 尹汝龙;周静莉;;河北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通俗歌曲;2012年08期
5 赵爱华;论21世纪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6 韩福文,罗岩;试论先进文化在旅游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崔永哲;民族旅游文化与经济效益及其内在联系[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9 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谷一明;旅游文化中的跨文化交际[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波;;南京六朝旅游文化发展之我见[A];南京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延华;;以旅游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产业[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郑焱;李朝军;;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兰宗荣;;略论古代闽北的旅游文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光媛;;浅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文化建设[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建平;;关于包头市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芳宁;;乡村旅游文化初探——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8 杜一力;;传承霞客精神 建设新时期旅游文化[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9 范今朝;;试论“主题山水”的构思与营建——兼论嘉兴市的旅游文化建设方略[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申萍;孙健;;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旅游文化创新发展研究[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冰凌;大力加强旅游文化建设[N];阿坝日报;2005年
2 山姗;提高旅游文化品位[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桓占伟;人文景观与旅游文化载体[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郭胜;旅游文化塑造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5 张华;努力发掘和倡导旅游文化[N];中国特产报;2003年
6 师振亚;旅游文化的雅与俗[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李永林;浅谈旅游文化特色建设[N];云南日报;2000年
8 曹玉成;兰州“相中”旅游文化[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记者 刘文凤;为旅游文化宣传献计策[N];安阳日报;2006年
10 牛元 白祥;第三届成吉思汗旅游文化周再添三大亮点[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正超;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整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晓琳;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体系探讨[D];兰州大学;2008年
3 刘志颐;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学娟;临沂市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位与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迟妮娜;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向春;民族旅游文化符号系统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桓占伟;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刘畅;鄂尔多斯市旅游文化发展与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曾玮;电视传播对旅游文化的影响与导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中焕;旅游文化视角下的《徐霞客游记》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775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7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