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划视角下的云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研究
本文选题:入境旅游 + 区域差异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S1期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将云南省划分为六大旅游区,以2003~2014年的旅游外汇收入为样本数据,计算极差、极值比率、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衡量区域差异的常用统计指标,探讨了云南省六大旅游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时间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第一,云南六大旅游区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表现为过度集中,结构失衡;第二,云南六大旅游区入境旅游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趋于平稳;第三,对云南六大旅游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进行分解,总差异趋于平稳,地带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地带内差异呈稳步下降趋势。
[Abstract]:In this paper, Yunnan Province is divided into six tourist regions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areas determined by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Master Plan of Yunnan Province. The foreign exchange income from 2003 to 2014 is taken as sample data to calculate the extreme difference, extreme value ratio,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Gini coeffici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inbound tourism economy in six major tourist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regions in six major tourist areas of Yunna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second, the absolute economic differences of inbound tourism regions in six major tourist areas of Yunnan are expanding and the relative differences tend to be stable. Thirdly, the differences of inbound tourism regions in six major tourist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are decomposed. The total differences tend to be stabl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zones continue to expand, and th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zones show a steady downward trend.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一玮;对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07期
2 周玉翠,陆玉麒,李经龙;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J];特区经济;2005年09期
3 蒋存虎;;关于我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0期
4 杨建明;;福建省入境旅游时空发展格局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李飞;;辽宁入境旅游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08期
6 殷书炉;杨立勋;;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教育;2009年01期
7 谢莲花;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基本特征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雷平;;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景气指数刻不容缓[J];旅游学刊;2009年06期
9 程勇;刘晓芳;;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傅云新;杜轶凤;;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入境旅游国际产业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洁;;入境旅游流变化的惯性与风险规避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管开宇;蒲英霞;黎新亮;;江苏省入境旅游人流量地级市尺度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及动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毓;孙根年;;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功能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凌云;庞世明;孙琼;;2011年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7 张建融;左红丽;;加强系统培训 发展入境旅游[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冷显鹏;;环渤海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省旅游局;政府主导加快入境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龚;澳大利亚入境旅游创新高[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王兴斌;打好入境旅游转型攻坚战[N];中国旅游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富钢;日本采取措施促入境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义杰;我省依托营销联盟发展入境旅游[N];河北日报;2013年
6 陈涛;我省入境旅游形势喜人[N];安徽经济报;2005年
7 新胜;我国入境旅游增势强劲[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马莉;中欧协议为入境旅游助力[N];国际商报;2003年
9 记者 马振华;西藏入境旅游逐步升温[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周岩森;入境旅游蛋糕何时能够做大[N];河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乃源;延边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杜美龄;西安市旅游业发展及经济拉动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坤芳;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盼;湖北省入境旅游时空格局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何峰;山西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张佳佳;我国沿海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张靖;中国旅行社入境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黄银兰;中国入境游时空演变机制分析及世界性旅游目的地预测[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9 陆叶;中国和日本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差异及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张玉欣;天津市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5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8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