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之历史变迁——以节日性质的转移为视角
本文选题:上巳 + 娱乐性 ; 参考:《天府新论》2014年02期
【摘要】:上巳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先秦时期,其与三月三合并,开始显现出娱乐性。官方的介入,以曲水宴为典型,娱乐性加强使其在唐代达到繁荣的顶峰。到了宋代,随着狂欢模式的瓦解,上巳节开始式微。时至今日,只是一些少数民族依旧保持三月三古朴民风和娱乐模式。由上巳节的历史变迁可知,保持节日的信仰性和娱乐性可以促使节日长久发展。
[Abstract]:Shangsi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pre-Qin period, it merged with March 3 and began to show entertainment. Official intervention, qushui banquet as a typical, entertainment strengthening in the Tang Dynasty it reached the peak of prosperity. By the Song Dynasty,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carnival mode, Shangsi Festival began to decline. To this day, only some ethnic minorities still maintain the three March primitive folk style and entertainment mode.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Shangsi Festival, keeping the festival's faith and entertainment can promote the festival's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分类号】:K8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萧放;;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刘嘉伟;丛国巍;;^褪枰庀筇轿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程艳梅;;试论贾公彦义疏中的同义词辨析方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刘曙初;;杜甫秦蜀和湖南纪行诗比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胡可先;;《浮玉词初集》与清初东南词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忠纲;;说“诗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韩蓉;韩芬;;论六朝文学集团与赠答诗的关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范淑英;;仙道之象——神仙道教对唐千秋镜的影响探析[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徐培富;初广永;;试论苏轼对密州文化的贡献与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4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龚贤;;辛弃疾咏史词略说[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郝培尧;董丽;;早期江南文化与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周莹;芦建国;;南京蜡梅市场调查[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8 朱丽艳;《左传》与《世说新语》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太成;试论《管子》农家思想的文学表述[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霞;;浅谈上巳节原始起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0期
2 武晔卿;;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合流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周卫;;论上巳节俗的文化内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苏亚梅;;日本女儿节偶人[J];世界文化;2008年07期
5 张丑平;;上巳节祓禊习俗与水的文化内涵[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陶思炎;;荠菜花与上巳节[J];文化遗产;2008年02期
7 陶文;;日本的女儿节[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年02期
8 汤涌;熊巧;;传说中的清明不单调[J];新世纪周刊;2008年11期
9 解文娟;;晋三月三日诗与传统节日上巳节的关系渊源[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覃妩周;;汉族上巳节对南方少数民族“三月三”的影响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淑君;;三月三,中国情人节溯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相卫刚;石恒聪;;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3 雷伏勤;;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王玉伟;;文化馆领导班子必须观念更新[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步长存;;试论济宁市开发运河文化的旅游价值[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7 黄阜生;;群众文化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8 陈占彪;;对“低俗化文化”的三种错误认识[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9 刘碧虹;;浅谈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姚慧弈;;马来西亚华人清明祭祖习俗略论[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 高占祥;节庆活动要注重娱乐性、独特性和参与性[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如何看待娱乐性[N];人民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杨玲;三月三 龙拜山[N];南宁日报;201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博士 施爱东;清明节:拥抱自然的春天的节日[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麒发;雪城再现“童话世界”[N];中俄经贸时报;2009年
6 舒成;中西方节日“蛋俗”异同[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曾露;清明祭扫情 遥寄追思意[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吉文;国天科技产品亮相网博会[N];科技日报;2007年
9 晨悦;让人难以叫好的“反腐网游”[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本报书评人 赵荔红;三月三诗会及《将进酒》[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群;上巳节与上巳诗文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高寅平;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卜冬雪;六朝节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赵伟含;中国传统女儿节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蒋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休闲审美之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蕾;批判与建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透析[D];华侨大学;2008年
8 王朝洁;走向视觉文化时代的大众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俊;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马晓军;寒食节游戏语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4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0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