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城市人工湿地景区休闲游憩价值评价——以广州市南沙湿地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2 10:06

  本文选题:城市人工湿地 + 休闲游憩价值 ; 参考:《城市问题》2014年07期


【摘要】:基于城市人工湿地景区开发利用及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角度,从理论上界定了城市人工湿地景区的概念及其休闲游憩价值,归纳了城市人工湿地休闲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及其分类,并构建了休闲游憩价值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案例,从本地和外地游客对比的角度进行了差异化分析,并运用旅行费用法和意愿价值法对南沙湿地公园的休闲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价,探讨了科学合理并兼顾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城市人工湿地景区休闲游憩价值研究方法,以期为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constructed wetland scenic spo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residents' happiness index, the concept and recreational value of urban constructed wetland scenic spots are defined theoretic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ponen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value of urban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constructs a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value. On this basis, taking Nansha Wetland Park in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cal and foreign tourists, and evaluates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Nansha Wetland Park by means of travel cost method and will value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research methods of recreational value of urban constructed wetland scenic spot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omotion of urban residents' happines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A630027)——生态安全视角下湿地景区开发涉入、游憩冲击、社区冲突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分类号】:F592.7;X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梁明珠;刘志宏;;都市型绿道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2年03期

3 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4 董雪旺;张捷;刘传华;李敏;钟士恩;;条件价值法中的偏差分析及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九寨沟游憩价值评估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5 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规划师;2003年07期

6 周立平;人工的“自然之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J];环境导报;2003年22期

7 许抄军;罗能生;刘沛林;王良健;;历史文化古城游憩利用价值评估——以凤凰古城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8 刘媛;;对城市人工湿地景观的生态性及其设计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赵强;李秀梅;谷长强;;旅行费用法(TCM)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许丽忠;吴春山;王菲凤;张江山;刘文伟;;条件价值法评估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可靠性检验[J];生态学报;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艳琴;;CVM在崆峒山非使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2 梁春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石轲;刘红玉;王翠晓;;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4 任曼丽;;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以开封市湿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5 周立彪;雷茜;闫兴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的若干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6 熊飞;;武汉市湿地主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7 李江荣;杨昆;崔庆雄;谭俊翔;;滇池流域城市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8 胡和兵;贾莉;胡刚;;基于CVM的池州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9 许婷;简敏菲;;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10 李雪艳;潘存德;;喀纳斯旅游景区游客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蕾;;基于“慢城市”人文视角下的湿地公园规划研究——以武汉蔡甸后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玉宝;陈园园;楼侃侃;张锋;王维维;;城市湿地修复工程三维设计与评价——温州三W熓匕咐芯縖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白涛;江建国;雷正玉;罗崇德;周建华;;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与利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高魏;闵捷;张安录;;江汉平原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牛少凤;李春晖;郑珍芝;戚杨健;;城市湿地保护研究进展[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6 陈志良;;生态资产评估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张凯;;河南省长垣县赵堤镇湿地开发利用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方志坚;张晓峰;吴燕;徐庆贤;;保护城市人工湿地 建设绿色家园[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及其区域差异[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妍;赵志强;许大为;;试论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戴兴安;长沙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新;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秀华;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韩博;辽源煤矿区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武文婷;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阮氏春香;森林生态旅游非使用价值的CVM有效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郑忠明;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退化与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董冬;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正鹏;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毅;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韦居恒;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康娅琳;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敏感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筱婕;基于城市热岛减缓的湖泊湿地景观功能连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建军;涨渡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怯志豪;长沙市城市湿地利用保护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志斌;珠三角居住区景观水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亢新刚,陈光清,刘建国;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冉星彦;浅论城市水环境的治理[J];北京水利;2001年04期

5 刘舒亚;关于北京城市河湖水环境建设的思考[J];北京水利;2002年05期

6 高念东,文剑平;建设健康湿地对北京市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水利;2004年02期

7 阎水玉,王祥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8 朱颜明,黎劲松,杨爱玲,王宁;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4期

9 李莹,白墨,杨开忠,王学军;居民为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10 吴玲玲,陆健健,童春富,刘存岐;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军;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彩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郭亮;五大连池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谢园方;江南新城建设中休闲绿道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玲;展安;;从“区域绿地”到“区域绿道”——寓于生活体验的生态保护[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任聪;沈和江;;都市居民休闲游憩取向对周边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导引研究——以石家庄平山温塘休闲度假旅游区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丹;城市综合性公园的使用功能及区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英力;基于风景园林的沙地绿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高健丽;城市休闲游憩型绿道规划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33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33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