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区域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7 16:29

  本文选题:旅游高等教育 + 区域差异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旅游高等教育布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及变化是否合理是当前我国旅游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区域大众化、稳定性和生源流动性出发,分析表明:核心区多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始终居于劣势地位;稳定能力薄弱,且省际之间发展稳定性差异明显;生源流动性相对较弱,生源结构及受益范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种旅游高等教育区域差异成因,既与区域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教育投入等直接相关,也受到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政策影响。
[Abstract]:The changes and changes of the layout of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are the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our country ' s tourism education . From the regional popularization , the stability and the source fluidity ,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re area is always inferior to the east coast and the middle part , while the west part is always inferior to the inferior position ; the stability ability is weak , and the development stabil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vinces is obvious ; the origin fluidity is relatively weak , the raw source structure and the benefit range have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 The cause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 the education input , and the like ,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compulsory policy under the government control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630339)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jyxm027)
【分类号】:G649.2;F5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谢作栩,黄荣坦;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宏观调控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黄荣坦;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波动的政策效应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4 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30年[J];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5 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年05期

6 雷洪德;;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7 赵庆年;;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诉求[J];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2 蒋毅坚;张树刚;;“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年12期

3 赵军;;评研究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4 周巧姝;苗凤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养成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唐建兵;;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重要出路——旅游创意人才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6 化存才;;高校招生规模、政府投入和学费标准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及政府调控[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林楚英;陈楚众;戴强祥;陈永青;;广州市旅游专业本科生行业就业率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8 陈和;罗碧裕;钟启华;;人口老龄化与广东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刘君;;也论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温丽琴;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胡传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体系比较研究——以国内五所高校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曲玉镜;;立足旅游宏观背景,培养“三合一”复合型人才[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郭为;黄卫东;邹忠红;;旅游专业本科教育萎缩的原因调查:基于学生反馈的证据[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彭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感知、满意度与择业倾向分析[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赵炳坤;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敏;场域视角下的旅游高等教育[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艳;中法旅游本科教育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圆圆;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萌;大众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论建构[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文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徐峰;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钟丽光;工程硕士生学习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喻军;近三十年湖南旅游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勇;江西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9 朱音萍;我国人口变动对高等教育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周旭枚;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及中国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潘懋元;正确对待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J];高等教育研究;1989年03期

3 康宁;论教育决策与制度创新——以’99高校扩招政策为案例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朱镜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7 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8 潘懋元;王伟廉;;引进竞争机制与教育规律的关系[J];江苏高教;1989年01期

9 杨东平;;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J];江苏高教;2011年01期

10 袁贵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江;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加快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年01期

2 龚敏,周俊;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思考[J];旅游科学;1998年02期

3 黄远水,郑向敏;福建省旅游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旅游学刊;1999年S1期

4 赵鹏;美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校企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1998年06期

5 钱锋;提高旅游高等教育质量之有效途径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9年S1期

6 陈来生;高等旅游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思路[J];求索;2003年06期

7 邓俊,蒋昕;论旅游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实践[J];旅游学刊;2003年S1期

8 张连波;旅游高等教育的拓荒者——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成长历程[J];旅游学刊;1998年05期

9 张建忠;对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S1期

10 徐栖玲;宽知识 坚基础 加强全面素质培养——谈旅游高等教育改革方向[J];旅游学刊;1998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 王瑞林;关键在发展旅游高等教育[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张德成;改变教育模式培养现代旅游人才[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面对旅游企业人才“饥渴” 高等院校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冯庆 通讯员 程斌 宁健;十载自主创新办学硕果满枝[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大理;多媒体场景模拟技术在旅游实践教学中的运用[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陈静;供求错位:旅游专业本科生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李丰生;调整专业设置 优化结构布局[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陈巧;人才供需错位谁之过[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副院长 冯冬明;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张毅;高校专业要“钻”进市场[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z,

本文编号:1857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57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