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基模的红色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探析
本文选题:红色旅游景区 + 可持续发展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复杂性系统理论是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游客增长上限、饮鸩止渴、社区-景区互动三个系统对我国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游客增长上限基模刻画了游客数量、景区收入、景区接待能力、景区资源承载力、门票价格之间的系统反馈关系;饮鸩止渴基模描述了面对发展资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在景区开发旅游地产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影响;社区-景区互动基模分析了社区参与旅游而形成的社区、景区双赢的系统反馈作用过程。
[Abstract]:Complexity system theor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d tourist spots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three systems of the upper limit of tourist growth, drinking poison to quench thirs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unity and scenic spots, we can see that the upper limit model of tourist growth depicts th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the income of scenic spots. The systematic feedbac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eption capacity of scenic spot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scenic resources and the price of tickets; Drinking poison to quench thirst describes the short-term behavior and long-term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scenic spot management agencies in developing tourism real estate in scenic areas facing the shortage of development funds, and the interactive model of community-scenic spots analyzes the communities formed b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Scenic spot double-win system feedback proces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湖口县商务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旅游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研究”(10BJY090)
【分类号】:F5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范莉娜;;贵州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徐红罡,保继刚;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3 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
4 黄细嘉;宋丽娟;;红色旅游资源构成要素与开发因素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章杰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态仿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爱平;;四川羌寨旅游开发探析——基于“前台、帷幕、后台”理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李文霞;党玲博;朱忠业;;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住宅改造策略——以夏热冬冷地区旧住宅改造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钱之佳;萧玲;;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苏美岩;;生态安全意识及其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6 王一;张法瑞;;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观光旅游农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7 丁锐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认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8 李天星;;浅析实现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9 李天星;;生物进化背景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10 高珊珊;李巍;阚保强;王立峰;;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鹏飞;;基于SD理论的海南旅游系统规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金克镇;;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可持续[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白廷举;;法治——生态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选择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杜辉;陈德敏;;论资源法变革的现实性、重点与目标[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晋海;;农民实质自由与农村环境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吕当振;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中S析出行为及其与Ca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敏;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华,张宏胜;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研究——以非民族旅游地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2 张广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3 翁钢民;王常红;;基于AHP的红色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开发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2期
4 林刚;;利用旅游收入统计测算旅游增加值的相关问题[J];旅游论坛;2009年04期
5 童绍茂;;关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安全性研究[J];旅游论坛;2010年06期
6 王雯雯;吴忠军;;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7 贺彩霞;冉茂盛;廖成林;;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模型[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8 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马进甫;宋振美;;简析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钟虎;吴国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以河南省确山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美玉;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彬彬;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与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晖;;红色旅游景区体验营销[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4期
2 范震宇;赵庆;王];;哈尔滨市红色旅游景区分析及开发建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安乐;胡亚光;;红色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以井冈山景区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4 陈果;;关于开发建设信阳红色旅游景区的调查与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4期
5 ;北京出合评定规范为红色旅游景区发展护航[J];标准生活;2011年06期
6 刘宇;;浅谈红色旅游景区的创新发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黄首昌;陈辉;;创建红色旅游景区品牌的体验营销策略[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8 欧方强;;关于把六连岭建成海南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议[J];今日海南;2010年11期
9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名录[J];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09期
10 陈晨;;大狼牙山理念倍增红色旅游景区财富——访狼牙山中凯集团董事长卢中凯[J];中国科技财富;2012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鄂兵;红安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景区[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李少豪;江西评出十大红色旅游景区(点)[N];华东旅游报;2004年
3 记者 胡剑;加快中心城市旅游设施建设 努力打造精品红色旅游景区[N];上饶日报;2005年
4 张建宏;增强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力[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江山 陈春园;不少红色旅游景区感觉挺尴尬[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龙卫国 通讯员 王建军;乌石启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工程[N];湘潭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孙金起;将申报国家红色旅游景区[N];伊犁日报(汉);2006年
8 陈小亮;南昌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记者 李文峰邋通讯员 蔡红梅;株洲确定六大核心红色旅游景区[N];湖南日报;2007年
10 黄欢;红色旅游景区迎来节前小高潮[N];南昌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薇;红色旅游景区景观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妍;红色旅游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静;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国债)投资综合效益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亚钦;基于组织绩效的红色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赵丹;红色旅游景区纪念性景观系统开发设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罗芳;红色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张晓惠;红色旅游景区免费开放条件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李普;耒阳谢维俊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9 范震宇;哈尔滨市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规划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惠慧;景区免费开放条件下延安红色旅游景区的经营机制探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0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6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