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SECE评价模型的武汉市可持续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0 08:38

  本文选题:可持续竞争力 + SECE评价模型 ; 参考:《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对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的研究逐渐升温,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的研究方兴未艾。文中运用德尔菲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重要性——表现性分析方法(IPA)以及SWOT分析工具对武汉市的旅游可持续竞争力进行研究和分析,应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对问卷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基于已有研究理论和模型,构建SECE模型,建立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武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国际和国内两个部分)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提出个人见解。 文中以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去粗取精,归纳总结,为武汉市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C-R模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要素结构模型,利益相关者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的SECE模型,该模型从社会(Society),经济(Economy),文化(Culture),环境(Environment)四个方面选取指标。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四个方面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互相联系,缺一不可。运用专家访谈法确定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构成,选取关键性作用的31个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设计层次分析法的调查问卷以及武汉市旅游可持续竞争力评价因子的重要性——表现性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收集并整理数据,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重要性——表现型分析方法(IPA)对武汉市的可持续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安全与保障,基础设施对武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权重最大,原生态人文资源,人造资源,城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工业废水平均达标排放率对目标权重最小。为了促进武汉市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安全与保障,知名度与品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创新,当地气候与环境,工业废水平均达标排放率这些因子急需改善。引入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采用营销学SWOT分析工具确定武汉市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结合武汉市的旅游发展实际,提出国际旅游可持续竞争力和国内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 Wuhan has been gradually warmed up ,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 Wuhan . By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 the paper constructs a SECE model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ories and models , establishes a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 and puts forward personal opinions on the promo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 Wuhan .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life cycle theory , the paper constructs a SECE model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in Wuhan .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德根;陈田;;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2 崔运鹏;钱平;苏晓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动态指标体系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3 张钦;杨杰;;基于IPA理论的商务旅游目的地满意度分析——以上海徐家汇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李柏文;;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目的地轮耕——以云南旅游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李家清;武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整合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何炜;;层次分析法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汽并购韩国双龙为例[J];经济师;2008年10期

7 左冰;旅游竞争优势战略: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7期

8 邓旭东,黄非;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9 张文萍;;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IPA分析——以成都市三圣乡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10 龙江智;;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J];旅游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庄俊汉;中国公立医院院长委托代理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武虹剑;省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68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68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