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对中国生态核心区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研究
本文选题:旅游地产 + 生态核心区 ; 参考:《思想战线》2014年03期
【摘要】:旅游地产作为商业地产的高级类型,属于泛地产的概念,在更大程度上属于泛城镇化的范畴。它对寻求地产业的新出路、助推旅游业发展、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积极作用。与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旅游地产走的是被动式非自然发展道路,具有选址于生态核心区、地产用地侵占规模过大、城市化路径依赖、美丽生态代价等生态后果特征与暴露特征,旅游地产对生态影响的本质,是其把城镇化的触角直接延伸到中国的生态核心区。为防控生态风险和减少生态损害,可采取倡导生态导向,减少附加功能;控制生态总量,划定生态红线;建构生态利益联盟,防止买空卖空等防控措施,从而确保旅游地产能够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梦。
[Abstract]:Tourism real estate, as an advanced type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belongs to the concept of pan-real estate and, to a greater extent, to the category of pan-urbanization.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eeking a new outlet for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lieving the pressure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exploring a new way of urbanizat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sia, China's tourism real estate takes a passive non-natural development path, with a location in the ecological core area, the scale of real estate land occupation is too large, and the path of urbanization is dependent. The nature of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tourism real estate is that it extends the antennae of urbanization directly to the ecological core area of China.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ecological risks and reduce ecological damage, such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as advocating ecological guidance, reducing additional functions, controlling the total amount of ecology, delineating ecological red lines,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interest alliances and preventing short selling may be adopted. So as to ensure that tourism real estate can help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分类号】:F299.23;X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玉瑶;张虹鸥;周春山;许学强;;“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8年05期
2 李兰;张祖群;;北京旅游地产的三个维度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3 ;2011全国旅游地产样本分析[J];中国地产市场;2011年09期
4 张晓兰;;旅游地产现非理性繁荣[J];安家;2012年07期
5 王洁;黄华;;旅游房地产的概念与范畴辨析[J];旅游研究;2009年02期
6 巨鹏,王学峰,崔凤军;景观房产研究——背景、现状与未来[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7 赵莹雪;;珠海市旅游用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热带地理;2012年04期
8 ;旅游+地产的“捆绑价值”[J];招商周刊;2007年18期
9 王维艳;明庆忠;;社区响应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逻辑与治理路径——基于布尔迪厄的场域分析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骆林川;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禄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2 廖珂;靖磊;;长沙城市湿地景观类型及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3 何里文;;在国家严厉调控下发展旅游地产的战略性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4 杜晓;张翔宇;;重庆南滨路房地产开发与旅游开发互动机制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刘广元;;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旅游休闲地产现状及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一帆;尹强;张咏梅;;安吉生态立县的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7 张泉;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9年07期
8 苏萌;吴昊天;徐們;;多中心组团型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以天津滨海地区为例[J];城市;2011年08期
9 袁伟锋,蒋益锋;景观房产及景观设计的应用探讨[J];城市开发;2003年03期
10 方满莲;从景观文化角度创建家园化生态小区[J];城市开发;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薛诗清;;旅游房地产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张川;陈眉舞;刘晶晶;;城市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市牛首山-云台山生态廊道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鹭新;杜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与生态城市[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咏华;基于GIA设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胡浩;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毕晋锋;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黄静;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菲菲;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穗菡;基于度假旅游需求的第二住宅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余一巧;度假型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张圆圆;滨海旅游住区规划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张巍巍;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季琳;重庆两江新区背景下北碚城市形象建设[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龙;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周春香;基于Hedonic模型的旅游地产关联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武曼;主题景区和旅游房产共生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筱婷;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规划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王弘扬;王兴春;王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防空阵地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兵工自动化;2006年09期
3 刘力 ,严涛;如何通过设计为商业地产增值[J];北京房地产;2004年07期
4 骆林川;现代城市绿化工程总体规划若干重要问题探讨[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李春艳;黄海军;刘岩;张睿宁;;哈尔滨松北湿地现状评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8期
6 张军;殷青;;商业地产项目建筑创作的经济分析与思考[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7 阎水玉,王祥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8 张一平;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9 吴良镛;关于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10 龙彬;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J];城市规划;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薛晖;[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刘晓光 刘菲;[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杜一力;[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凤军;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D];北京大学;1999年
2 骆林川;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石崧;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海龙;重庆都市景观房产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莉;商业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涂菁;成都市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杨晓曼;主题公园文化特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李锋;陈展;;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2 马川;;警惕生物燃料的生态风险[J];中国石油石化;2008年17期
3 葛冬梅;韩宝平;郑曦;;微山湖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风险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4 何云峰,朱广伟,陈英旭,田光明,陈华林;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年06期
5 赵俊锐;;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风险与生态修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牛芳;;山西生态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7 韩晓卓,李自珍,张克斌,李润杰,惠苍,高猛;水资源系统生态风险的分析与评价——以香日德绿洲地区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02期
8 白屯;;生态风险与生态文明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陈建军;何月秋;祖艳群;李元;;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10 韩丽,曾添文;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与管理简介[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芸;;技术引发生态风险的伦理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曹珊;蔡文婷;;我国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域生态风险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云鹏;;生态风险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宏春;;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风险[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王晓蓉;孙媛媛;尹颖;姜锦林;罗义;孟文娜;杨柳燕;;水环境污染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宋成军;张玉华;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作物初级废弃物不同处置的重金属生态风险预警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7 莫测辉;邰义萍;李彦文;段夏珍;吴小莲;黄献培;向垒;;珠三角蔬菜基地土壤中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李王鸣;刘吉平;王纪武;;城镇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埭溪镇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吕妍;陈英;袁涛;王文华;;水环境中个人护理品(PCPs)生态风险筛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石丽娟;袁涛;谭佑铭;;药物分子结构对其水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投资旅游地产该注意些什么?[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姚文争;投资旅游地产该注意些什么?[N];证券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龚怡;旅游地产:难逃圈地嫌疑[N];财经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帆;旅游地产投资热悄然兴起[N];中华建筑报;2004年
5 李海峰、孙军;整合资源利好旅游地产[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卢大华;中坤集团倾情打造旅游地产品牌[N];经济参考报;2004年
7 肖池国 本报记者 刘明;南昌旅游地产初见端倪[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蔡义鸿 刘相龙;旅游地产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N];华夏时报;2004年
9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孙蔚本报记者 乔国栋;旅游地产独立成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刘笑一;旅游地产风云再起[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weemba Liberty;[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胡艳;石油开采区多环芳烃多介质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张硕辅;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6 沈琪;崇明生态岛建设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永峰;基于多重分析的山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和苗苗;有机固体废弃物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机制及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师荣光;城郊土水界面污染流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生态风险[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刘军侠;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效应及生态安全性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群绩;基于生态风险评估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芸;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探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贺睿;大连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翔;大气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田艳;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管永波;沙颍河某段流域污染现况及健康风险评价[D];郑州大学;2012年
7 王志增;河口水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卫锋;闽江福州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其生态风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良;鲁能泰山旅游风景区产权式酒店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10 欧阳华;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5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9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