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视角的安徽山岳景区旅游环境感知研究
本文选题:山岳景区 + 旅游环境 ; 参考:《铜陵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选取22个评价指标,运用因素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基于游客视角对安徽省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天堂寨等山岳景区旅游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分析表明:黄山、天柱山、天堂寨、九华山等景区各旅游环境指标的游客感知均值相对较高,齐云山、八公山相对较低;被调研景区的卫生设施、接待设施、游览的安全性、旅游服务态度、接待价格的合理性等指标均处于改善区,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
[Abstract]:In this paper, 22 evaluation indexes were selected, and the tourist environment of Huangshan, Jiuhua, Tianzhu, Tiantangzhai and other mountain scenic spots in Anhui Province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tourists' perspective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ourist perception of the tourist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f Huangshan, Tianzhu Mountain, Tiantangzhai, Jiuhua Mountain and other scenic spots is relatively high, Qi Yunshan and Badgongshan are relatively low, the health facilities, reception facilities and sightseeing safety of the investigated scenic spots are relatively low. Tourism service attitude, reception price rational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in the improvement area, need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and improved.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基于感官视角的安徽山岳景区旅游环境竞争力提升研究”(2012SQRW049ZD)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娜;;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太原科技;2006年05期
2 尚凤标;;旅游环境日容量测算新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袁琳;;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曲静;;甘肃旅游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7期
6 翁钢民;李胜芬;;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路径分析[J];人文地理;2009年01期
7 周镜;;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3年26期
8 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试论旅游与环境的辩证关系[J];旅游学刊;1989年04期
9 孙根年;论旅游环境的性质与旅游环境学的任务[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10 肖洪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文廷;;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浅议[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2 孙根年;;论旅游环境与旅游环境学[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3 林涛;;缙云县旅游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任崇勋;;数学在旅游环境复杂系统中的应用[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5 王湘;;优化北京旅游环境,促进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胡荔香;;福州市旅游环境分析与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江月启;吕先进;;区域旅游开发略谈[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8 贾晓晨;彭青;;古城、古镇、古村旅游环境教育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廖月泉;刘锋;;优化旅游环境,发展旅游经济——对发展我县旅游业的思考[A];2002年全省价格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晓云;王虎;;高原湖泊旅游环境污染预警指标体系初步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孙忠玉 谢振江;奇台全力打造安全旅游环境[N];昌吉日报;2006年
2 石磊;浅论旅游环境管理[N];华东旅游报;2006年
3 特约记者 黄晓军;凤凰着力优化旅游环境促发展[N];团结报;2009年
4 记者 艾庆伟;强化服务理念 创造良好旅游环境[N];陕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自华;“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N];西藏日报;2005年
6 记者 房佳;突出重点加大力度 把旅游环境大整治工作推向深入[N];延安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玲;北京:完善公共服务 提升旅游环境[N];中国旅游报;2012年
8 薇冉;欧洲旅游环境不如前[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记者 孙文娟;我区整治旅游市场净化旅游环境[N];西藏日报(汉);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谭楚甲;我市发力全面改善旅游环境[N];达州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羽;旅游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宋蕾;无锡市旅游环境问题及其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雁;直面北京奥运来晋游客对旅游环境满意程度的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迟庆红;区域旅游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韩禹兵;基于游客感知的郊区旅游环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亚男;辽东民族地区旅游环境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旅游环境保护[D];中南大学;2010年
8 朱艳芬;吐鲁番市旅游环境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晓娜;杭州市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刘妍;我国旅游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911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