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大同出土北魏磨花玻璃碗源流

发布时间:2018-05-21 09:34

  本文选题:磨花玻璃碗 + 北魏 ; 参考:《中原文物》2014年01期


【摘要】:磨花玻璃碗多见于罗马-拜占庭、黑海北岸、莱茵河地区及波斯。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磨花玻璃碗(M107:17)来源众说纷纭,其器形、色泽、工艺与3-4世纪黑海北岸此类器物最为近似,其装饰的磨花椭圆纹样仅流行于4世纪黑海北岸的切尔尼亚霍夫文化((?)(?))。该磨花玻璃碗时代可能为4世纪中晚期,经黑海-里海北岸至新疆流入北魏平城。
[Abstract]:Glass bowls are common in Rome-Byzantine, the northern shore of the Black Sea, the Rhine and Persia. There are various sources of opinion on the M107: 17 unearthed from the tombs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the southern suburb of Datong. Its shape, color and craft are the most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North Coast of the Black Sea in the 3-4 th century. The decorative elliptical patterns are only popular in the Cherniahov culture of the northern coast of the Black Sea in the 4th century. The glass bowl may be in the late 4 th century, flowing from the Black Sea-Caspian Sea north shore to Xinjiang into Pingcheng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魏平城考古研究——公元五世纪中国都城演变”(12BKG011)成果
【分类号】:K87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安家瑶;;北周李贤墓出土的玻璃碗——萨珊玻璃器的发现与研究[J];考古;1986年02期

2 韩兆民;;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栋;;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J];沧桑;2009年02期

2 尹夏清;;唐沙州刺史李无亏石墓门图像试析[J];敦煌学辑刊;2006年01期

3 李茹;;敦煌李贤及其功德窟相关问题试论[J];敦煌学辑刊;2009年04期

4 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6期

5 冯国富;宁夏固原出土的北周隋唐壁画[J];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6 罗丰;二十世纪宁夏考古的回顾与反思[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7 冯敏;;丝绸之路传入物品考——以宁夏境内几种常见物品为中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马建军;;北周田弘墓出土的玻璃器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亚历山大德拉·卡皮诺,琼M.詹姆斯,苏银梅;也谈李贤墓鎏金银壶[J];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10 姚蔚玲;宁夏固原北朝墓葬初探[J];华夏考古;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志高;;六朝墓葬出土玻璃容器漫谈——兼论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玻璃容器的来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薛正昌;;草原文化的融合地带——贺兰山与阴山环黄河而生成的多元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萌;北朝时期酿酒、饮酒及对社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蒙海亮;周隋总管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万宏;20世纪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回顾[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丽娜;北朝与萨珊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D];山西大学;2011年

4 赵涛;北朝丝绸之路的历史考察[D];山西大学;2008年

5 李培芬;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园;龟兹地区佛寺布局的考古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董菁;从玻璃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交流[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家瑶;;中国的早期玻璃器皿[J];考古学报;198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彦玲;北魏平城石雕艺术品赏析[J];文物世界;2005年05期

2 张志忠;;大同七里村北魏杨众庆墓砖铭析[J];文物;2006年10期

3 次建军;浅谈测绘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J];三晋测绘;2003年04期

4 刘俊喜;高峰;;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J];中国书画;2005年02期

5 韩生存;北魏平城明堂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刘溢海;平城考古——北魏平城与大同地名[J];中国地名;2003年04期

7 王银田;萨珊波斯与北魏平城[J];敦煌研究;2005年02期

8 殷宪;;从北魏王礼斑妻舆礴、王斑残砖说到太和辽东政治圈[J];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04期

9 丰驰;;大同北魏遗迹与《水经注》[J];文物世界;2007年05期

10 卢继文;;北魏太武帝时期平城“西宫”和“东宫”[J];文物世界;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海;张兰英;;北魏平城明堂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2 任世芳;;北魏平城及方山两皇陵遗址正误[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堀内明博;于德源;;北魏平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4 张焯;;平城访古录[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石俊贵;;托县境内发现一枚突骑施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宪;北魏平城考述(四)[N];大同日报;2010年

2 孟苗;大同北魏平城遗址考古成就显著[N];山西日报;2004年

3 卢继文;大同北魏平城遗址考古启动[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记者 孟苗;北魏粮窖遗址和高规格建筑遗址揭开“皇宫”面纱[N];山西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锦华;方山永固陵亟待关注[N];大同日报;2007年

6 云冈石窟研究院 刘建军;北魏洞窟究竟是如何开凿的[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崔莉英;彰显魏都风范 再现京华风采[N];大同日报;2009年

8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 张焯;云冈石窟的历史与艺术[N];大同日报;2007年

9 张焯;云冈石窟的历史与艺术[N];中国文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冯桢;论剑文瀛湖畔 激荡学术思想[N];大同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蕾;北魏平城时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W,

本文编号:1918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18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