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民族社区旅游利益诉求认知差异研究——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3 09:30

  本文选题:九寨沟 + 利益相关者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民族地区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建立一种利益均衡机制,这个机制首先要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要利益诉求。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为例,探讨民族社区居民和民族地区政府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方式,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有着特殊的利益诉求,在实现利益诉求的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heritage tourism destination in minority areas is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interest balance. This mechanism must be able to realize the main interest demands of the core stakeholders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aking Jiuzhaigou, a world heritage sit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est demands of the residents of ethnic communities and the governments of minority areas and their ways of rea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ies have special demands for interests.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o realize the interest demand.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遗产旅游地利益机制构建研究”(12XMZ070)
【分类号】:F59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唐晓云;闵庆文;;社区型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官巧燕;廖福霖;祁新华;;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研究——以永定土楼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汪侠;甄峰;吴小根;张洪;刘泽华;;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4 吴忠军;潘福之;;民族旅游开发中农民利益问题研究——以龙脊梯田平安壮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3期

5 雷军;王建锋;段祖亮;;基于城市地理学视角的社区居民满意度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年01期

6 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J];人文地理;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尹海伟;孔繁花;;基于问卷调查的南京居民对城市公园的满意度分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丹;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灌溉水价与农民承受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红娟;自然遗产地居民旅游发展公平感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彦红;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战略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国麒;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博野;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晓艳;农业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英;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7 于静静;乡村旅游开发的社区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卫岭;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地的资源配置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9 郭华;社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杨一容;基于制度短板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柯芳;张翠;;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2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艳;翟世航;吴宜进;;南街村社区旅游发展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3 赵福祥;旅游与社区的整合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魏敏;颜亚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6期

5 孙诗靓;马波;;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J];旅游科学;2007年02期

6 秦绪霞;何佳梅;;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文教资料;2006年04期

7 方增福;唐玲萍;;玉溪大营街镇开展社区旅游的实证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陈志永;李乐京;;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问题、原因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7年10期

9 沈雪潋;沈慧贤;;汶川地震重建区发展社区旅游的可行性分析——以都江堰虹口乡久红社区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邹军;张树夫;;社区旅游整合发展建设的探讨——以云南澄江禄充社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星;徐曼;;广州沙面社区旅游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忠博;黄娟;;城乡结合部社区旅游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3 李忠博;黄娟;;城乡结合部社区旅游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龙玲;;湘西百年古城老司城的可持续发展初探[A];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孙诗靓;马波;;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本问题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6 张仁军;惠红;黄蓓蓉;;论旅游的草根化趋势[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7 刘俊;楼枫烨;;国际旅游岛开发背景下海南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8 陈亚颦;;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舞在旅游消费中的重构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王红;;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的政府主导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创新研究——以海南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帆;;基于“负责任旅游”的政府视角旅游规划模式创新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平;社区旅游:有待开拓的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马帅;首届社区旅游节搅热华强北商圈[N];深圳商报;2006年

3 记者朱尊;上海社区旅游推广中心成立[N];华东旅游报;2011年

4 池雄标;社区旅游:城市旅游发展的新动力[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记者 许程丽;组建乡土导游队 培育特色商贸街[N];绍兴日报;2009年

6 段迎豪;以社区旅游模式推动红色旅游和谐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卢雅;龙头旅游扮美榕城 社区旅游渐成网络[N];福建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熊燕 实习生 叶春丽;一个羌族村的“社区旅游”[N];四川日报;2004年

9 许程丽;社区旅游:一座历史名城的梦想[N];绍兴日报;2007年

10 首席记者 裘浙锋;书圣故里:风情画卷怎样打造成“丽江”[N];绍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氏沧玄;越南和平省社区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鹏;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额尔敦;内蒙古牧区社区及社区旅游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文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乡村社区旅游支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吴丹丹;偏远地区乡土建筑风貌维护与社区旅游[D];湖南大学;2004年

6 钦达;杭锦旗牧区社区旅游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俊杰;南伊沟珞巴族社区旅游开发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朱洁;旅游景区项目社区影响评价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王萌;风景名胜区周边社区旅游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肖玲;社区旅游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924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24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1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