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探析陶瓷艺术中“理性美”到“艺术美”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8-06-14 20:29

  本文选题:陶瓷 + 艺术 ; 参考:《中国陶瓷》2014年04期


【摘要】:陶瓷艺术,其创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兼具了"材有美"和"工有巧"的特点,它们是陶瓷材料的物质形态的具体转换,是陶瓷工艺由理性美到艺术美的一次飞跃和质变。陶瓷材料所固有的理性美,是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客观规律,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陶瓷艺术的美的实现。而对于陶瓷材质的选择,则是陶瓷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体现和升华,它体现了陶瓷艺术家的主观臆想。陶瓷艺术的内在理性美与外在形式美之间的完美结合,是陶瓷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及行为的一种交集,它们是聚集于理性的物质形态转换的技巧。
[Abstract]:The success of ceramic art is tha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 has beauty" and "workmanship". They are the concrete transformation of material form of ceramic material and a leap and qualitative change of ceramic craft from rational beauty to artistic beauty. The inherent rational beauty of ceramic materials is an objective law which must be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ceramic art cre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ensur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eauty of ceramic art. The choice of ceramic material is the embodiment and sublimation of ceramic artists' thoughts and feelings, which embodies the subjective imagination of ceramic artist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inner rational beauty and external form beauty of ceramic art is an intersection of the thinking mode and behavior of ceramic artists.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设计的符号学研究》(YS1301)
【分类号】: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超;刘伟;;陶瓷材料在环境艺术中的介入[J];佛山陶瓷;2010年03期

2 王宁;;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大舞台;2013年04期

3 陈国典;;从吉州窑的陶瓷材料看传统陶瓷工艺[J];江苏陶瓷;2011年03期

4 赖颖秦;曾昭望;;陶艺的思维和创作——论陶艺创作的逻辑思辩[J];中国陶瓷;2007年08期

5 王苗苗;张亚林;;试论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J];中国陶瓷;2009年09期

6 吴锦华;;陶瓷装饰—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J];中国陶瓷;2009年12期

7 吴建安;;对当代艺术语境中高校陶艺教育的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明代海上贸易的出口商品[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2 杜辰;;冰裂纹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何淑芳;宋威;;发展有个性的钧瓷艺术——浅析孔家钧瓷的特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4 何淑芳;;让钧瓷走入百姓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5 张文兵;仉学敏;;浅谈自由曲线在陶瓷造型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10年01期

6 周田;;浅析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11年10期

7 何春芸;;南宋龙泉窑仿古青瓷的艺术风格与当代仿古产品开发[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0年00期

8 王靓;;体现在陶瓷设计上的“以人为本”[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9 张越;张要登;;齐国陶瓷工艺与造型装饰特色[J];管子学刊;2008年04期

10 张越;;先齐时期齐地艺术及特色[J];管子学刊;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蓉;;元上都遗址出土瓷器及相关问题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2 罗苏文;;近代景德镇瓷业经营环境与瓷都的演变[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3 孙海燕;;瓷器修复工作的几点体会——以明青花开光阿拉伯文三足筒形炉的修复为例[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谦功;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清华大学;2007年

2 王洪伟;传统文化隐喻:神W暰衫繁淝ǖ纳缁嵫Э疾靃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黄忠杰;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迎;现代河南钧瓷造型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邹玉雪;中国古代陶瓷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廖晓婧;陶瓷水容器造型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许雅萍;论福建外销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军;厨房产品现状调查及其设计趋势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洪杰;基于视觉语言的元青花盘内纹饰结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8 王岩;景德镇清三代官窑瓷器装饰艺术特色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任颖琼;中国陶瓷艺术中的文化符号[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10 陈凯;场景下的图像[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文连;论现代陶艺创作的思维方法[J];陶瓷学报;1996年04期

2 李砚祖;;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中国美术馆;2006年06期

3 梅小清;姜舒文;;陶艺产品发展与高校陶艺教育价值取向[J];中国陶瓷;2009年04期

4 秦寄岗;现代材料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0年06期

5 罗平;用材料思考——浅析材料语言在壁画设计中的作用[J];装饰;2002年03期

6 马泉;综合就是创造[J];装饰;2002年05期

7 张婧婧;;从陶艺饰品的市场价值看陶艺专业教育的市场趋向[J];中国陶瓷工业;2007年05期

8 吴筱荣;;陶瓷艺术教育与现代审美[J];中国陶瓷;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源;美学原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涂普生;;浅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的艺术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12期

3 傅小英;漫谈艺术美与“外师造化”[J];吉安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4 王现华 ,司艳辉;对“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问题的分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裴仁伟;自然美与艺术美:谁高谁低[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卢铭;尹吉成;;论自然美与绘画的关系[J];经济师;2007年08期

7 路春娇;熊保林;;高校美术欣赏课应注重对学生“现实美”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8 王天岚;;招贴广告设计的艺术美表现[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焦文林;;韵律优美 情味悠长——古典诗歌的叠字艺术美[J];第二课堂(高中版);2009年07期

10 林泽珍;罗畅;康其秀;;动静结合的艺术美——《虢国夫人游春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凡;;漫画的艺术美[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2 林中梅;;论艺术体操的美育作用[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姚学标;胡国光;尹萍;;双高双低软磁MnZn铁氧体的研制[A];第三届永磁及软磁铁氧体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居华;;生活美·艺术美·典型美——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探略[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5 王资鑫;;《水浒》武打描写的艺术美[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6 高德凤;;浅谈“自然题材”在少儿舞蹈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苟学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8 张巨先;高陇桥;;非均匀成核包覆技术及其在陶瓷工艺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赵连元;;审美与生活[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10 丁允衍;;新闻摄影的纪实美初探[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小华;留住舞蹈艺术美的瞬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山西师范大学 乔延菊;自然美与艺术美[N];光明日报;2010年

3 顾书娟 余力平;把艺术美带进生活的老板[N];经理日报;2004年

4 记者 陈雅君;“首创空间”流淌艺术美[N];中国信息报;2004年

5 谭志湘;独特的艺术美 独特的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老 孙;奇石艺术美自天成[N];中国商报;2004年

7 美术学院教授 郑宁;陶瓷工艺课陶冶学生性情[N];新清华;2007年

8 汝乃尔;墨西哥馆展示传统陶瓷工艺[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甘立平;家具的艺术美[N];中国物资报;2000年

10 李耀林;取山川之秀 酿艺术美酒[N];西藏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芦苇;潞绸技术工艺与社会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2 蒋小平;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5 王伟;纳米添加剂对Ba(Mg_(1/3)Ta_(2/3))O_3微波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海平;刻漆艺术美的体验与再现[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文松;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青蓝;论黑格尔艺术自律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娟;歌剧《木兰诗篇》艺术美之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颖;从青铜器的演变过程解读青铜时代的艺术美[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海燕;忧因美易逝 著为美长留[D];南昌大学;2007年

7 孙令彪;张竞生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宜佳;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艺术美与技术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胜男;论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丽新;论全景画中的科学美与艺术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8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18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