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辛亥旅游资源特征与辛亥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2:08

  本文选题:辛亥旅游 + 旅游资源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3期


【摘要】:对国内辛亥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分布均衡性、区域组合、客源市场配合、吸引力主导因素、教育功能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以上特征从产品内部、产品组合、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构建了辛亥旅游发展的体验化开发模式、组合营销模式、"点—轴—网"开发模式、区域互动模式,以期对国内辛亥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以及效益实现提供借鉴。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distribution equilibrium, regional combination, tourist market cooperation, attraction leading factor,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so on, an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inside of the product, the product combination, etc.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ial layout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ts up the experiential development mode, combination marketing mode, "point-axle-net" development mode, regional interaction mode,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utilize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Xinhai in China. Management and benefit realization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XMZ036)资助
【分类号】:F592.7;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霞;倪维秋;;点一轴系统理论在鸭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运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2 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湖南省温泉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3 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4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5 李晓琴;;龙门山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2期

6 王世金;秦大河;任贾文;;中国冰川旅游资源空间开发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4期

7 魏丽君;孙虎;;长治市旅游资源及功能分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8 王昕;齐欣;韦杰;;中国黑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范今朝,程玉申;杭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状况、特征与开发思路——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部分结果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2期

10 张广宇;简王华;;旅游地形象定位的理论与方法浅析[J];市场论坛;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百萍;城市地域形态演变与城市持续发展观——合肥市行政新区划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于进勇;梁振民;;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分析与优化方向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3 黄薇薇;;安徽红色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以金寨县、泾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4 陈慧敏;;我国旅游区划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5 钟月;杨光培;曾克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县域经济——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6 胥思省;龙茂兴;;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7 王锐;张霞;;皖江示范区国家战略中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8 王婧静;;珠江三角洲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9 刘春;邵晓晖;;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0 刘彦;李巧云;关欣;刘义红;刘向上;杨程;陈书;;论板仓红色旅游与板仓小镇经济的协调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磊;张捷;曹靖;史春云;刘传华;田谆君;王岚;;基于通达度和资源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祁秋寅;张捷;王同坤;;滨江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南京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士君;宋樝;;论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观[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4 冯亚芬;魏少琴;贾铁飞;;区域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5 武晋芳;冯玉广;;基于分形结构下的山西省城镇体系分析[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杜辉;方波;;大生态旅游理念下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秦中;张捷;赵勇;;城市化多目标旅游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张培刚;;产业定位相关理论演绎研究及应用探讨——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青红;;论山西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的法律保护[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健;肖胜和;周宣森;陈占丰;;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思路[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蓉;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海军;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齐增湘;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青霞;基于不同类型临海产业布局的资源需求与环境影响模式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易滢滢;长株潭城市群景区战略联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周菲菲;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宫田辉;基于产业耦合的港城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严伟;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玉成;天津港与滨海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林,徐殿忠;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规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朱同林;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章锦河,宣国富,杨效忠;芜湖市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陆林,曾纪洁;井冈山旅游市场开发规划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5 王宗太,苏宏超;世界和中国的冰川分布及其水资源意义[J];冰川冻土;2003年05期

6 伍光和;沈永平;;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冰川冻土;2007年04期

7 蒙吉军,崔凤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彭涛;陈晓宏;王高旭;陈志和;杜建;;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优先保护次序的评价模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9 武光;张海龙;陈路;张有明;;城际旅游发展与空间机制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罗文斌;;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耿闻;[N];中国旅游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弘键;赣州市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莉,田定湘,刘艳;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2 李强;;试论西藏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战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尚红燕;;旅游纪念品设计、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整合[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周雪婷;张所地;;浅谈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几个关系[J];中国产业;2010年09期

5 赵红;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状况的成因解析与对策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赵红;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状况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智瑞芝,卢妍;黑龙江省旅游增加值的测算[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8 田敏;;论旅游产业的生态学开发——兼论四川省旅游资源的开发[J];生态经济;2007年07期

9 刘洋;;基于喀斯特地区的资源特殊性看贵州林业与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农机;2010年09期

10 杨路明,巫宁;旅游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天然适应性讨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仲篪;;论网络营销在旅游营销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向伟玲;吕光辉;;葡萄沟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3 陈良富;;浙江举办徐霞客与杭州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研讨会[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4 梁文婷;李秀雅;朱慧;;循环经济视野下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之缺失与完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李明阳;;旅游资源管理立法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张桂兰;;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王瑞金;赵国栋;;充分利用红山文化和辽代文化资源发展赤峰旅游产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秦立公;;城市旅游产业资源的生态化整合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梁文婷;;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旅游资源立法问题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洪昌松;沈二融;;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娄底旅游事业[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权邋孙丽;立足优势资源 做大旅游产业[N];安康日报;2008年

2 牛士淼 记者 黄启源;突出优势资源 做强旅游产业[N];雅安日报;2010年

3 李呈祥 丁宇超 孟庆华;兴隆四措并举打造旅游产业强县[N];承德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吴晓燕 张博;南郑整合资源做大旅游产业[N];汉中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秀东;利用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旅游产业[N];巴中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杜学;勉县依托资源优势做大旅游产业[N];汉中日报;2010年

7 河金;公共资源和私有权利在旅游产业中的规范利用(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张志祥 王文秋;兴凯湖农场依托资源优势 做大旅游产业[N];北大荒日报;2010年

9 河金;公共资源和私有权利在旅游产业中的规范利用(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记者 陈至奕;国家旅游局:将对旅游资源实施严格保护[N];商务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雪艳;喀纳斯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进兵;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企业自愿环境行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庞林;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薇华;海口火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强海涛;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程静卫;洛阳“二程”文化资源的旅游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马慧;中国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熊燕妮;娄底市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法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石磊;汶川地震灾后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忠;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曾彩琳;论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刘亮;宜宾市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战略探讨[D];西南大学;2008年

9 张晓慧;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臧敏;泰山旅游资源管理模式及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20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20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