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以郝堂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6 04:34

  本文选题:旅游产业扶贫 + 脱贫绩效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要议题,以豫南大别山贫困山郝堂村为研究对象,构建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绩效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郝堂村旅游产业扶贫和脱贫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从时间序列的纵向评价结果来看,郝堂村旅游扶贫总体绩效为"很好"。从产业要素的横向评价结果来看,郝堂村的旅游发展是以"食"(农家乐)为主导,以"游"为特色,而"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不足。为进一步提升贫困山区旅游扶贫及脱贫绩效,应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防范过度旅游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加强社会文化保护等措施,促进贫困山区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y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Hao Tang Village of poor mountain in Dabie Mountain in Sou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ndex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erformance of tourism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 is constructe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erformance of tourism industry in Haotang Village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rom the time series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results, Hao Tang Villag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overall performance is "very good". From the horizont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dustrial element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ao Tang Village is dominated by "food" (Nongjiale), and characterized by "tou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lements such as "living, traveling, buying and entertaining" is insufficien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ourism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we should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prev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risks brought by excessive tourism, strengthen soci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JJ048) 教育厅社科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7-YYZD-17)
【分类号】:F327;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绪敖;;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2 赵桅;;遗产地旅游商业化比较研究——以中国丽江古城和法国里昂老城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3 杨建;韩宗伟;张翊红;;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4 卢小丽;李彩云;;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与其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杨慧敏;罗庆;许家伟;;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NS数据[J];经济经纬;2016年05期

6 赵曦;赵朋飞;;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研究[J];经济纵横;2016年07期

7 何昭丽;孙慧;;旅游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以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韩喜平;金运;;二元结构下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系构建[J];理论探讨;2015年03期

9 熊国保;;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以关系质量和工作投入为中介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10 陈灿平;;集中连片民族特困地区的农业商品化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胜;;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生成机理与治理路径[J];财贸研究;2017年06期

2 吴国琴;;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以郝堂村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汪三贵;殷浩栋;王瑜;;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曹大宇;翁贞林;张天乐;;同步小康视角下精准脱贫模式选择[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年03期

5 曹巍;钱力;;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县域贫困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年06期

6 陈诚;袁承斌;;江苏省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初探[J];江苏水利;2017年05期

7 付非;赵迎欢;;企业社会责任、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认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4期

8 吴昀霖;;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研究评述与展望[J];山西农经;2017年07期

9 郭剑英;;旅游精准扶贫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10 杜威漩;;小农水无效供给的生成机理与治理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未;;生态位视角下的精准扶贫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2 万江红;苏运勋;;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村民自治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3 丁建军;宁燕;;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多样性特征及其对贫困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6年07期

4 杨宜勇;吴香雪;;农村反贫困: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护的协同推进[J];西北人口;2016年03期

5 宫留记;;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6年05期

6 余欣荣;;特色产业扶贫重在“精准”[J];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04期

7 刘北桦;詹玲;;农业产业扶贫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3期

8 王君;;民族贫困地区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分析——以湘西州为例[J];金融经济;2016年04期

9 王璐;黄晓燕;曹小曙;范虹;;贫困山区不同层级可达性及其经济效应——以秦巴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6年01期

10 庄天慧;陈光燕;蓝红星;;精准扶贫主体行为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蔚青;坚持旅游扶贫 带动八方致富[J];乡镇经济;2000年01期

2 陈仙波;喜读《旅游扶贫—功能·条件·模式·经验》[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旅游扶贫——功能·条件·模式·经验》[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金希萍,李映兰;旅游扶贫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财政;2001年03期

5 郭伟,李树峰;旅游扶贫开发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河北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1年03期

6 卢世菊;恩施州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与对策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7 程以金,林兴中,郭锦亮;旅游扶贫 大有可为[J];老区建设;2001年03期

8 梁向明;六盘山旅游区与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战略[J];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9 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发展旅游 消除贫困——秭归县旅游扶贫见成效[J];理论月刊;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颖;;旅游扶贫——西藏特色扶贫的战略思考[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彦君;叶苏平;;财政旅游扶贫的特点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实施战略[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3 谷丽萍;;关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几点看法[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4 林小玲;;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陈启胜;肖雄辉;任佩瑜;;四川省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及政策建议[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遗产与特产资源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谢祥项;;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承智;;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扶贫开发策略研究[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9 王芳礼;王云星;;略论布依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李青华;;湘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扶贫开发[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记者站 张俊;旅游扶贫 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邵阳市旅游局局长 肖化虎;关于旅游扶贫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梁毅;旅游扶贫 居民获利[N];安徽日报;2006年

4 梁沂滨;旅游扶贫是一种创新[N];经济日报;2006年

5 记者 景小华 陈作成 通讯员 东田 林少敏 张保才 实习生 曾荔枝;1.5亿旅游扶贫金撬动156.5亿投资[N];南方日报;2007年

6 张俊邋程佳凌 李国平;广东旅游扶贫形成强大磁场效应[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省扶贫办主任 叶韬;描绘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新画卷[N];贵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杨刚 郑礼志;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推进会在我市召开[N];遵义日报;2011年

9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 叶韬;全力开创乡村旅游扶贫新局面[N];法制生活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瑞 实习记者 黄庆松 钱训;贵州打造乡村旅游扶贫新亮点[N];西部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爱萍;贫困区域发展中的旅游扶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京;乡村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国涛;旅游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聂翔;善治视野下的旅游扶贫发展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杨雅莹;旅游扶贫战略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澹丰霞;旅游扶贫与农村社区变迁[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李小娟;川东地区旅游扶贫研究及实例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荣;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效益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赵博;资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陈瑶;达州市通川区北部山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黄小波;英山县旅游扶贫开发效应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2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2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