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水工遗产与古蜀文明进程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水工遗产与古蜀文明进程

发布时间:2018-06-20 06:26

  本文选题:成都平原 + 先秦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2期


【摘要】:近年来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考古研究成果不仅勾勒出先秦时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更一步阐释了地理环境、气候和水源等对于蜀文化和蜀地传统治水技术的深刻影响。从目前的古材料看来,至迟在春秋晚期,西蜀地区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笼石技术、干砌卵石埂与木桩工程。这些技术的出现,表明古蜀治水技术已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为都江堰的修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re Qin period in the Chengdu plain not only outli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Shu civilization in the pre Qin period, but also explain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climate and the water source on the Shu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hu.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se techniques,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 Shu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formed a unique process based on the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ujiangyan.
【作者单位】: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
【基金】: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专项《中国古代水工遗产价值挖掘与展示》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吉;;成都平原更新世:全新世中期的地理环境与文明进入和选择[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付顺,叶青培,王成善,刘兴诗;三星堆文明消失原因的古环境因素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3期

3 雷玉华;;考古所见川西先秦两汉水利[J];古今农业;1992年01期

4 杨有润;;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J];考古学报;1957年04期

5 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年03期

6 姜铭;赵德云;黄伟;赵志军;;四川成都城乡一体化工程金牛区5号C地点考古出土植物遗存分析报告[J];南方文物;2011年03期

7 江章华,张擎;巴蜀墓葬的分区与分期初论[J];四川文物;1999年03期

8 范念念;吴保生;刘乐;;地震导致河流改道与古蜀文明的变迁[J];山地学报;2010年04期

9 杨鸿勋;;古蜀大社(明堂·昆仑)考——金沙郊祀遗址的九柱遗迹复原研究[J];文物;2010年12期

10 赵殿增;四川古文化序列概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华;郑祯诚;;巴蜀时期古愱国源流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程文徽;;汉中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潘定武;;文翁二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梁艳萍;;“诗圣”杜甫与诸葛亮的失意情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杨钊;;杨慎张佳胤交游考[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6 赵常兴;安鲁;;秦汉时期北人南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7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8 孙启祥;;金牛古道演变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曾穷石;;对江油戍有关史实的考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符丽平;李欣航;;诸葛亮八阵图神化及其原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学峰;;四川汉代画像砖的艺术价值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程龙刚;;盐与中国上古文化——立足于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文化关系的考察[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3 侯虹;;西蜀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以秦汉时代为中心的讨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4 吉成名;;汉代食盐产地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5 何元文;;竖沙煮盐历史地理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6 刘卫国;;渝东盐业与三峡文化[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7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陶红;;独立生成与相互融合——民族文化融会中巴蜀蚕桑文化符号构成探悉[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彭邦本;;先秦汉水上游与峡江地区的交通试探[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10 汤家厚;;《徐霞客游记》文稿散失引发的难题——徐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3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诂》词_Y训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贺世伟;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厉复超;隋唐时期淫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瑰;周灭商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燕;商周时期的尖底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陈永婷;唐宋时期馒头窑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谢丹;乡土记忆与社区整合[D];西南大学;2011年

7 徐秋雅;汉赋中的社会风俗散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崔文萍;汉唐之际谶纬文献的流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邹学莉;魏晋南朝表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菲;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人物传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美锷;4 280 a B.P.太行山大地震与大禹治水后(4 070 a B.P.)的黄河下游河道[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2 王若柏;黄河北流河道变迁与史前的灾害事件[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3 付顺,叶青培,王成善,刘兴诗;三星堆文明消失原因的古环境因素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3期

4 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5 黄润秋;裴向军;张伟锋;李世贵;李必良;;再论大光包滑坡特征与形成机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6 雷玉华;;考古所见川西先秦两汉水利[J];古今农业;1992年01期

7 张森水;;富林文化[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年01期

8 李宣民;张森水;;铜梁旧石器文化之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1年04期

9 姚檀栋,谢自楚,武筱,

本文编号:2043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43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