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漆器研究
本文选题:贵州 + 大方漆器 ; 参考:《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大方漆器是属于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当中一种古老的民族手工艺,作为日用器物与装饰器物,,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方漆器进行的尝试性研究。它以大方漆器的文化功能作为切入点,通过大方漆器在人类对其不同需求的功能下作为日用实用器物与装饰审美器物的叙述与阐释,并结合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而对大方漆器作深入的解析。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主要根据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对大方漆器的概况作一定的描述与分析,具体为大方漆器所处地域的生态环境及其制作工艺。 第二章:探讨大方漆器的历史与文化,阐述其历史源流及其发展现状,论述大方漆器在人们生活当中所起到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第三章:阐明了大方漆器在美学上的体现,设计在大方漆器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两个方面。 第四章:讨论大方漆器的传承与发展,表述其传承现状中的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以及大方漆器的创新和发展。
[Abstract]:Generous lacquer ware is an ancient national handicraft in Guizhou folk art. As a daily ware and decorative ware, it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people's lif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generous lacquer ware for trial research. It takes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generous lacquer ware as the daily practical object and decorative aesthetic object under the function of human being's different needs, and combines with ethn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Aesthet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n a deep analysis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 research theory and the method. Chapter one: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Dafang lacquer ware, especial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area where the lacquerware is located and i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hapter two: discus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expound its historical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expound th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aesthetic function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in people's life. Chapter three: expound the aesthetic embodiment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and its design in two aspects: artistic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Chapter four: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describe the main body and way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nerous lacquer ware.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5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万代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道先,侯曙芳;简论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徐东海;吕暮瑾;;基于需求层次提升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变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6 戚序;查海燕;;析綦江少儿版画造型特征[J];书画世界;2011年02期
7 王乐琼;;现代设计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子眉;;浅谈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饰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9 姚尧;;隐藏在表象下的日本国民性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郝娜;;“异相”的残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瑜;;废瓷片介入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由翠青;马丁民;;现代高温色釉装饰的写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曼;;浅谈贵州省大方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5 牛静;;雄辩建构事实?——从修辞学视角分析西方新闻报道的传播技巧[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李红军;;佤族传统民俗中的互惠及其社会功能初探[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倩;;苏新宏“新生态”艺术的价值[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刘瑰洁;;中国经典文化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皮影戏在动画中的数字化再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李們;;民间图形的现代审美与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石洗凡;大幅面古画高保真数字获取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木子;装饰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5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6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