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滨海地区出入境旅游现状及改善路径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prosperity of service trade, the inbound and outbound tourism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also ushered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opportunity. By virtue of its good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the coastal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attracting tourists to enter the country and citizens in the region to travel abroad, and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inbound and outbound tourism economy, The main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ve increased their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e coastal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mainly include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3,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received 4.4595 million, 1.4322 million and 2.362 million inbound overnight tourists,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冠荣;张春林;;长三角城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及其对比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11期
2 安文,李圣英;长三角旅游服务微小企业信用发展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年21期
3 李晓光;长三角都市旅游圈一体化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05年10期
4 本刊记者;;我省积极融入“长三角”森林旅游圈[J];安徽林业;2008年03期
5 傅玖;;旅游券:吹响长三角旅游业复苏的号角[J];长三角;2009年04期
6 ;“长三角”携手新疆开发东西部旅游[J];西部大开发;2010年Z1期
7 ;资讯[J];旅游时代;2005年12期
8 张立华;;“米老鼠”如何拉动“长三角”[J];金融经济;2009年23期
9 ;港口旅游新镇——衢山[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佚名;;长三角旅游景区将采用统一标志[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殿发;杨晓平;童亿勤;;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一体化浅析[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2 潘丽丽;;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肖敏;;旅游业区域溢出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书剑;;上海都市旅游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作用及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师守祥;;滨海度假区研究综述及我国滨海度假资源开发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6 黄义雄;;福建滨海地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刍议[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郭为;;滨海与海洋旅游:研究动态以及青岛的发展选择[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8 何佳梅;张善芹;孙凤芝;;我国出境旅游供应链建设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9 王承云;李岩;;上海市居民出境旅游行为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广瑞;;关于中国出境旅游政策的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钱春弦;来玩的人是少了,但“抄底世界风光”正当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驻上海记者 丁宁;同城旅游时代营销上海有新招[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徐侃邋朱仲庆;积极参与泛长三角旅游合作[N];安庆日报;2008年
4 王立武;泛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合作迎来“同城时代”[N];民营经济报;2008年
5 记者 丁辉;长三角旅游促销转战“周边市场”[N];嘉兴日报;2009年
6 胡文佳 本报驻浙江记者 陈伟国;宁波旅游大礼包旺市效应初显[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记者 徐蕴海;世博引导游客“发现苏州”[N];苏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少雄;多彩龙岩 前景无限[N];闽西日报;2008年
9 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长三角城市群再携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文佳;统一服务标准及规范 长三角共推“水上游”[N];联合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世栋;滨海旅游区异质性景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厉新建;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陈清龙;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黄小军;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机制与整体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杨睿;汇率变动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琴;世博契机下长三角区域会展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景学宝;区域旅游房地产综合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谢慧颖;福建省滨海体闲旅游新业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米鹏;秦皇岛市滨海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5 于艳;沿海开发背景下江苏滨海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明;文登市滨海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杨晓燕;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成海波;试论人民币升值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9 罗敏;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趋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盛晓帆;城市居民出境旅游决策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28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2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