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廊道旅游竞合模式探析
[Abstract]:Heritage corridor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Although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still insufficien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ritage corrido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competing development and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corridor tourism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 factor endowment of heritage corridor, reg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geography and traffic conditions, and the unique cultur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ritage corridor as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space structure model of tourism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heritage corridor and the cascade network structure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of "point-ax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le laye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乘学院;国家海洋博物馆管理办公室;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2 毛蒋兴;严志强;盛凯;黄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以广西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年01期
3 张敏;;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3期
4 王联兵;杨新军;刘辉;;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夏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生态经济;2009年06期
5 袁翔珠,刘承焕;21世纪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定位及取向[J];软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志斌;;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存在的问题及评析[J];城市问题;2012年06期
2 张秋娟;;河北省区域旅游文化生态位测评及发展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9期
3 梁春媚;;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基本模式与效应[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李加军;;淮河流域安徽片区域旅游合作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09期
5 杨效忠;张捷;;旅游地合作研究综述及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6 邸明慧;王然;;中国旅游区域整合的新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7 沈山;沈正平;孙旭芳;马晓冬;安宇;;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及其构建——以运河文化主题协作联盟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8 禹有松;冯学钢;杨杰;;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3期
9 肖光明;;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水平量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10 毕燕;张建辉;;广西旅游业就业效应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邹统钎;张昕玲;丛朝华;;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宋仪艳;;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邱小樱;陈云飞;卢凤萍;宋立;;运河长江交汇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宁镇扬旅游区域发展研究之一[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志飞;夏磊;;中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实;国际合作背景下的西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温秀;区域旅游合作主体行为与合作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许辉春;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辉;欠发达地区旅游就业效应的时空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胡晓晨;同城化背景下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3 黄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及收益分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漫漫;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雷帅;关于山西与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武玲;关于晋陕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卫红;基于博弈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跨界旅游合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红兵;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贺;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2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3 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4 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5 陆玉麒;论点-轴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6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年06期
7 熊鹰,王克林,郭娴,胡卫星;湖南省地市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8 尹贻梅;沈阳—大连区域旅游“双核”结构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9 朱青晓;;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3期
10 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龙;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要素分析及其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旅游经济[J];全国新书目;2003年01期
2 刘晖;哈尔滨市旅游经济国际化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3 徐嘉泽;打文化品牌 兴旅游经济[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邓燕萍;解析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贡献[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郑建瑜;张金泉;贺宝根;;重点景区旅游经济发展探讨——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经济师;2007年07期
6 吴丽娅;;对导游管理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14期
7 庞波;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J];理论前沿;1999年15期
8 徐学森;;做足旅游经济的大文章——访泰安市市长耿文清[J];走向世界;2001年05期
9 林安;谈西部开发中的旅游业发展[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陈潮升;增创成都旅游经济新优势[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祖群;王子杰;崔旭;;京津冀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初步研究——兼论“十二五”京津冀旅游政策调整[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罗光林;梁小琳;赵玲;;大新:泛北部湾旅游经济的一颗新星——关于2007年大新县旅游经济的调查报告[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罗万雄;;巧妙培育品牌 发展水族旅游经济[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4 黄玲;;发展舟山地区海洋民俗体育旅游经济的若干思考[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邱宏民;;论开发人力资源与振兴旅游经济[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7 汤亚雄;;张家界茶产业与旅游经济对接之浅见[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8 董濮;;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家庭旅游经济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韦凯钟;;瞄准东盟全力打造河池通道旅游经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倪红香;;发挥名人名著效应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永匡;中国“入世”与旅游经济大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笪贤斌 詹熙;科学发展引领景区旅游经济新跨越[N];黄山日报;2009年
3 商茂 永凤;打造“三型”旅游经济[N];扬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清;全市旅游经济强劲恢复性增长[N];乐山日报;2010年
5 宗玉柱 记者 路慧雁;光明林场精心打造旅游经济带[N];延边日报;2010年
6 华天波 胡文成;做大“旅游经济” 培植优势财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7 演讲人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旅游经济:迎接排浪式消费[N];中国经营报;2002年
8 王晓波 苏永青;“边塞文化”独树一帜 “时尚田园”风光无限[N];大同日报;2009年
9 徐立京;旅游业迎来发展新机遇[N];经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斌;从旅游门票经济向综合旅游经济转变[N];华兴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辉;沿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8 潘华丽;环境税背景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张学梅;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鹿;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刚;浙江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霞;甘肃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鹏;太湖新城南泉古镇竞合模式下的再生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阚士强;陕西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罗菁;滇越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D];云南大学;2012年
7 崔苗苗;河北省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郑玉兰;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D];延边大学;2002年
9 刘伟强;剩余索取权分配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10 陈刚;湖北省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关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43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4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