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
[Abstract]: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our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around Bohai Sea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tour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not high.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around the Bohai Sea is mostly lagging behi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tourism coordination level is highly dispersed, the phenomenon of low value agglomeration exists, and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is stable.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is not harmonious,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coordin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71094、41101114)资助
【分类号】:F592.7;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2 罗文斌;谭荣;;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的定量评价——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6期
3 张广海;王佳;;青岛市滨海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定量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11期
4 车冰清;朱传耿;孟召宜;杜艳;沈正平;;江苏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7期
5 罗文斌;汪友结;吴一洲;吴泽斌;;基于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12期
6 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年08期
7 麻学锋;孙根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J];旅游学刊;2012年03期
8 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年05期
9 张耀光,关伟,李春平,董丽晶;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6期
10 李曼焘;;昆明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度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宏瀛;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郭瑞峰;;蓝色农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3 刘红卫;贺世杰;王传远;;渤海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4 胡慧蓉;李人可;刘瑾;;昆明市居民小区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5 高天虹;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杨梅;;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J];长江论坛;2012年01期
7 段学军,陈雯;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分析、评价与战略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3期
8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9 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10 饶戎;;基于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方法[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永广;温俊杰;;基于信息熵权TOPSIS法的城市商业街业态布局与竞争力研究——以杭州市河坊街和南宋御街为对比案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唐路;;区域协调机制概述[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泽宇;韩增林;王利;;海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辽宁省长海县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4 张美英;万哨凯;毕军平;邓蓉;杨蕾;王科;张丽敏;;广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评价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国庆;宋兰兰;刘国纬;陆桂华;;湿润地区生态需水量研究[A];水生态监测与分析论文集[C];2008年
6 罗文斌;徐飞雄;张彤;;基于Probit模型的城市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党晶晶;姚顺波;;县域生态、经济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及对策——以志丹县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4分会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朱宽樊;杨永春;陈春宇;;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9 张旺;周跃云;;中国“新四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10 孙江;王海涛;;我国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完善研究——蓬莱溢油事故之应对及反思[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文斌;中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学明;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加韬;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戴永安;中国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及其经济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香江;重金属铜和镉(Cu和Cd)及乙酰甲胺磷对矛尾复虾虎鱼毒性效应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曾誉;长沙市垂直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鹏;杭州市主要绿化树种调节温度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晶晶;青岛城市旅游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周艳;渤海环境治理的政策建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雷晓凡;某钻井平台溢油事故对周围海场威胁的预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城市化质量与数量的协调性分析——天水市的案例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2 赵海燕;王吉恒;王U
本文编号:2146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4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