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Abstract]: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ongqing residents' traveling ability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traffic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of rural residents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evel of Chongqing residents' traveling ability, and the 3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Chongqing can be divided into very strong outgoing force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the travel force. 5 types of strong, general, weak and weak, and the Chongqing residents' traveling ability present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one set of nuclear three circles and two edge zone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residents' traveling ability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study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08XJY028)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 重庆社科规划项目(No.2010YBZH55)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No.13SKE08)
【分类号】:F592.99;F2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毅;;关于重庆旅游的研究文献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单勇兵;章锦河;;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科学;2006年05期
3 郑海燕,保继刚;广东省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4 李文兵;;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泛珠三角”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区域分异[J];市场论坛;2008年05期
5 陈超;谢红彬;;福建省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地区差异综合评判[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6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罗浩;李敏;董雪旺;;基于社会经济属性的中国省际出游力研究——兼对中国与世界已研究国家案例比较[J];经济地理;2009年01期
7 王昕;;重庆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3期
8 薛宝琪;范红艳;;河南省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研究;2012年01期
9 钱磊;汪宇明;吴文佳;;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J];旅游学刊;2012年01期
10 邱明,陈忠祥;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差异分析及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士伦;常胜;;交通条件对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张文磊;黄娟;;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居民的旅游偏好研究——以都匀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3 苏志平;;江苏省农村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地区差异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许东;汤蕾;;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5 王立龙;;乡村生态旅游游客感知阻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6 黄静波;徐飞雄;;郴州市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7 陈忠晓,王仰麟,刘忠伟,牛亚菲;可持续旅游及其区域实现途径探讨—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8 孙力,王祖勋;对西部大开发中重庆市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9 黄大勇;孙峰;;2009—2010年重庆旅游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吴必虎;《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述评[J];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忆;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李山;旅游圈形成的基本理论及其地理计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建;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黎黎;满足南宁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对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晓枫;开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曲聪聪;城市近郊农村居民出游意向及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祝亚雯;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秀清;张家界旅游罩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名虎;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晋;长沙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健;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长宏;张勇;;农村居民出游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毛勇;三峡重庆库区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拓展[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3 李飞,谢祥项;重庆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唐德祥,章国兴,梁刚;论重庆大旅游的多元构建与开发[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黄天其,刘中金,徐四春;城市滨江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内涵表达——以重庆南滨路(三期)景观设计为例[J];重庆建筑;2004年04期
6 张述林,邹再进,郑治伟;试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张述林,郑治伟,邹再进;三峡成库后重庆沿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何太蓉;试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重庆旅游业发展机遇[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9 陈绍友;重庆万盛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胡志毅;;关于重庆旅游的研究文献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梅梅;;重庆市局监督检查机动车安检机构计量器具[J];中国计量;2006年06期
2 卞彬;倪春华;;营造重庆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的政策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3 白硕;吴江;王邦祥;;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重庆市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重庆市工商局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入股设立企业[J];工商行政管理;2007年13期
5 ;重庆:多元化筹资 市场化运作[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06期
6 张q,
本文编号:2151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5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