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我国旅游口号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9-05 20:33
【摘要】:我国正处于旅游业快速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策划日益受到重视,旅游口号作为旅游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受到高度关注。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有关旅游口号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关系、旅游口号分类、旅游口号设计和旅游口号评价等方面,研究成果不多,未能形成广泛认知。今后有关旅游口号研究除了在原有领域继续深化外,还需要从旅游口号内涵界定、旅游口号体系构建、旅游口号的社会伦理学和美学、旅游地旅游口号设计、旅游口号的公众征集和市场传播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使我国旅游口号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同时有效提升旅游口号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Abstract]:Our country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m, tourism plann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ourism planning, tourism slogan has also been highly concerned.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slogan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image and tourism sloga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slogan, the design of tourism slogan and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slogan, etc. In addition to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slogans in the past, we also need to define the connotation of tourism slogans, construct tourism slogan system, social ethics and aesthetics of tourism slogans, and design tourism slogans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y of tourism slogans more reasonable, and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sitive role of tourism sloga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the public solicitation and market dissemination of tourism slogans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y of tourism slogans more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旅游文化与经济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CGL083)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雪蕾;姚国荣;;洛阳旅游宣传口号的文化探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马梅;格式塔——旅游地形象宣传口号的原型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3 石培基;颉斌斌;邴广路;;基于地理空间认知规律的旅游形象设计——以黄河沿岸甘肃段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4 王毅;重庆旅游形象暨主题口号[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程胜龙;王乃昂;周武生;;基于文化挖掘的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7年03期

6 程胜龙;周武生;焦继宗;马交国;;兰州市旅游形象资源与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7 田大江;刘家明;钟林生;王润;王婧;;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8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的公众征集:误区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苗雅杰;吕帅;;区域旅游形象口号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旅游论坛;2010年03期

10 张群;彭栋梁;;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及口号设计实证研究——以湘潭市为例[J];旅游论坛;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榕;;旅游地主题形象策划——以浙江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何调霞;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新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王立山;赵媛;;宿迁市旅游形象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4 袁中智;罗有贤;翁才银;;基于文化挖掘的景区形象定位与规划研究——以重庆边城汤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5 刘国旭;;南阳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6 戴军;王海英;;遂宁市域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整合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7 曾超;;基于“生命树”生态循环系统模型的旅游地形象策划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8 刘昌雪,黄成林;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及形象设计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赵建昌;;基于旅游意象理论的宝鸡旅游深度发展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周旗;宝鸡旅游形象定位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河清;;地域文化在凤凰古城旅游形象建设中的渗透与整合[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2 侯晓敏;;从文化传播角度浅谈中国国家旅游形象[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佟磊;田冬林;郭凯;吴松梅;;从消费角度看赤峰城市滨水区的利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健;俞益武;方躬勇;童钗;;论浙西生态旅游线构建[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师守祥;;旅游规划:想做的很多,能做的很少——评国标《旅游规划通则》[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毕剑;;河南旅游主题口号的设计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文婷;;海南省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炯华;朱琳;朱迎波;杨丽;Rosalind Sya;;基于游客认知的生态旅游区品牌塑造研究——以青海湖景区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慧媛;世界遗产地无形资产协同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白翠玲;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际云;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转播中的城市曝光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符萌萌;葫芦岛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张华丽;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哈尔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彭珊珊;红军长征湖南段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立辉;沈北新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罗燕;贵州避暑旅游品牌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晓东;城市旅游目的地偶像品牌构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管帅;城市旅游目的地偶像品牌传播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肖平凡;历史街区更新背景下RBD的系统及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山;赵媛;;宿迁市旅游形象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徐铜柱;;CIS战略与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以神龙溪纤夫文化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3 许金声;什么叫高峰体验[J];百科知识;1994年10期

4 傅云新;黄艺韵;;试论佛山旅游地品牌及其强化策略[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5 李飞,谢祥项;重庆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闫放,张金明,孙晓东;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审美高峰体验的阐释[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毅;钓鱼城与重庆旅游文化资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8 唐璞;关于重庆市朝天门广场规划设计的构思[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9 李蕾蕾;从区域旅游开发的演变探讨一种新的规划观念[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2期

10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帅;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伟;广告语言的语用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黄翅勤;广西民族旅游宣传中的壮族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琼;青海湖景区旅游开发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山;王铮;;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J];人文地理;2006年02期

2 胡柳;;武汉市旅游形象设计初探[J];南方论刊;2007年05期

3 王志毅;;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问题的思考——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2期

4 陈链;;关于武汉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9年12期

5 刘乐;范斐;;安阳旅游形象设计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3期

6 赵佳;;试论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7 王娴;王树刚;;云南省腾冲县旅游形象定位设计[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8 郭斯佳;;榆林市旅游形象设计初探[J];市场论坛;2008年05期

9 葛新;唐孝中;;旅游景区的旅游形象建设[J];经营与管理;2010年11期

10 赵艳;;关于南昌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思考[J];科技广场;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关系模式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2 孙玉军;;申遗成功的五女山生态旅游的愿景透视[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3 孙玉军;;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生态旅游的愿景透视[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霞;王斌;;基于风水文化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形象设计——以广西木村为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5 鲁明勇;;中国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与国际营销[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永军;李辅斌;;旅游者视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7 张河清;;地域文化在凤凰古城旅游形象建设中的渗透与整合[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8 胡良民;张广花;;论古都文化与开封旅游业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9 王s,

本文编号:2225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25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